經濟往來的頻繁,民間借貸發生的機率也隨之增加,這也是導致民間借貸糾紛頻頻發生的重要原因之一。那么,在民間借貸的過程中,想避免借貸糾紛要注意哪些呢?如果您因未能注意到這些事項而發生糾紛,并就糾紛去法院起訴的話,那對該借貸糾紛起訴應該提交哪些證據呢?下面將為您做一個較為具體的解讀。
一、避免借貸糾紛要注意哪些
1、核對身份。
問清是個人還是其單位借款。如債務人身份不明,在訴訟中,就有可能在單位借款與個人借款之間相互推諉,給實現債權帶來麻煩。同時,最好能留下借款人身份證復印件,防止日后可能訴訟而不知對方基本情況。
2、問清用途。
《民法通則》規定,合法借貸關系受法律保護,違反法律、社會公共利益及以合法形式掩蓋非法目的民事行為無效。所以,問清用途很重要,若明知借錢是用于賭博、詐騙等違法活動,不僅可能血本全無,還要賠進罰款。
3、摸清信用。
要從平時交往中出手是否大方,用錢有無計劃,有無正當收入等細節綜合分析估價償還能力和信用度。對一時急需如看病、上學、建房等有償還能力的盡可放心地借。對出手大方、花錢無度、不守信用者堅決不借。因為,根據法律規定,即使訴訟,窮盡法律措施,沒有償還能力,最后也難以執行到位。
4、提供擔保。
有保證人的借貸債務到期后,債務人無能力清償、無法清償或債務人下落不明的,由保證人承擔連帶責任。所以,為保險起見,可要求借款人提供擔?;虻谌藶楸WC人,數額較大還可公證,在借款人提供擔保時,如是房屋、車輛或記名債券、股票、定期存折,在仔細審查證件有效性的同時,要到有關部門登記。
5、定好還期。
雙方對返還期限有約定的,一般按約定;沒有約定的,隨時可請求返還;暫時無力返還的,可分期返還。不約定歸還期限雖可隨時要求返還,但卻讓借款人有了拖延的機會。出借時約定還期,有利于及時償還。
6、簽訂民間借貸欠條。
一旦借款人否認,難以舉證,訴到法院也是敗訴。所以,要訂立書面協議或寫借條,寫清雙方姓名、住址、借款數額、借還款時間等合法內容。同時要求借款人當面書寫借條并親筆簽名,最好有人在場見證。
7、莫貪高利。
高利、利滾利,借款人往往以高利息為誘餌借款或非法集資。根據相關規定,民間借貸利率可適當高于銀行借貸利率,因利率發生爭議可比照銀行同類貸款利率計息。出借人將利息計入本金計算復利的,不予保護;在借款時將利息扣除的,按實際出借款數計息;利息最高不得超過銀行同類貸款利率的4倍,超出部分的利息不予保護;利息計入本金計算復利的,只返還本金。
8、及時追要。
到期不能歸還,一定要及時追要。如仍不能歸還,則要及時起訴。因為,《民法通則》第135條規定,向法院請求保護的訴訟時效為2年。否則,可能喪失勝訴權,無法討回借款。
二、借貸糾紛起訴應提交哪些證據
1、借款協議或借據;
2、借貸關系有擔保人的,有關擔保的證據;
3、借貸雙方交付、收到錢款的憑證;
4、債務人借款用途的證明;
5、債務人應當支付利息的證明;
6、無利息約定,債權人要求債務人償付逾期利息,或者不定期無息借款經催告不還,債權人要求償付催告后利息的,關于到期不還或經催告不還的證據;
7、債務人下落不明的,關于證明債權憑證真實性及清償債務的相關證據;
8、付款付息憑證;
9、其他證據。
綜上,是關于“避免借貸糾紛要注意哪些”以及“借貸糾紛起訴應提交哪些證據”的法律內容,希望對解決您的民間借貸糾紛訥訥感有一定的作用。在實踐中,有關民間借貸的糾紛看似簡單,但實際上涉及的法律問題諸多,如何才能迅速收回欠款,對于債權人來說,具備一點法律知識是不可少的。如果您具備的法律知識不能幫助您解決您的糾紛的話,那么建議您可以去咨詢一下專業的律師,讓律師為您有效的解決。
民間借貸利息是怎么規定的
民間借貸利率不得超過多少才合適?
民間借貸債權轉讓協議怎么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女職工孕期可以安排出差嗎
2021-03-10使用虛假身份證件會定罪嗎
2020-12-28冒用商標怎么處置
2021-03-10離婚時未予分割的房產,復婚后該如何認定?
2021-03-03離婚小孩多大有選擇跟誰的權利
2021-01-26房產抵押程序
2020-12-26勞務關系九級受傷賠償標準是什么
2021-02-18房屋過戶去哪里辦理
2021-01-19住房公積金貸款的條件有什么
2021-02-24初入職場必須了解的十個法律問題
2021-02-22工傷賠償項目包括哪些
2021-03-10崗位變更需要重簽合同嗎
2020-12-30競業限制對在校學生有效嗎
2021-02-232020年疫情期間辭退員工怎么補償
2021-02-13什么情況必須先經過勞動仲裁
2021-02-12保險公司提出開業申請需要哪些材料
2020-11-12意外險購買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0-11-18空難后保險應該怎樣理賠
2020-11-29人身意外險的內容
2020-12-17建筑工程保險的適用范圍
2021-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