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名頂替他人簽字的行為是違法的,造成后果要承擔。冒名簽訂合同是無效合同。冒名頂替行為是一種欺詐行為。根據《合同法》的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認定合同或者部分合同條款無效:
(1)一方以欺詐、脅迫的手段訂立的損害國家利益的合同;注意:一方以欺詐、脅迫手段訂立的合同,屬于意思表示不真實的合同,一般屬于可變更或撤銷的合同,只有在損害了國家利益時,才屬于無效合同。
(2)惡意串通,并損害國家、集體或第三人利益的合同;
(3)合法形式掩蓋非法目的的合同;
(4)損害社會公共利益的合同;
(5)違反法律和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的合同;
(6)對于造成對方人身傷害或者因故意或重大過失造成對方財產損失免責的合同條款。
(7)提供格式條款一方免除責任、加重對方責任、排除對方主要權利的條款無效。
實踐中,各民事主體在訂立合同時,往往多方考察訂立合同的對方當事人資信情況、合同履行能力等情況。自然人在與大型公司開展業務時,為增加自身的信譽和合同履行能力,會出現借用、掛靠大型企事業單位的情形,有時甚至會出現自然人冒用公司名義訂立合同的情形。對于自然人冒用公司名義訂立合同的效力認定,因情況而異。一般而言,自然人冒用公司名義訂立合同并實際履行合同的,該合同對自然人有約束力,對被冒充的公司是否有約束力尚需進一步分析。
勞動者冒名頂替別人與用人單位簽訂勞動合同,違法了誠實信用原則,此合同是無效的。但是勞動合同法規定,當勞務合同被認定為無效或者部分無效的時候,已經履行勞務合同的,用人單位應當支付該勞動者報酬。
《勞動合同法》第二十六條下列勞動合同無效或者部分無效:
(一)以欺詐、脅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對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訂立或者變更勞動合同的;
(二)用人單位免除自己的法定責任、排除勞動者權利的;
(三)違反法律、行政法規強制性規定的。
對勞動合同的無效或者部分無效有爭議的,由勞動爭議仲裁機構或者人民法院確認。
第二十七條勞動合同部分無效,不影響其他部分效力的,其他部分仍然有效。
第二十八條勞動合同被確認無效,勞動者已付出勞動的,用人單位應當向勞動者支付勞動報酬。勞動報酬的數額,參照本單位相同或者相近崗位勞動者的勞動報酬確定。
除了冒名頂替外,簽訂合同時如存在損害社會公共利益、對他人造成重大人身傷害進行免責的、以掩蓋手段掩蓋合同真實性的也應該按照合同無效的形式進行處理,我國法律保護公民的合法合同權益,但是需要按照正常的合同方式進行簽訂。
兼職需要簽合同嗎
臨時工是否需要簽合同?
做兼職要簽合同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保證書里面的提到賠償費用有法律效力嗎
2021-03-10財產保全措施會因為反擔保而解除嗎
2021-03-08因產品質量提起訴訟如何管轄
2021-01-26虛假簽名擔保合同的效力
2021-03-01公司不成立工會可以嗎
2020-11-15法律規定不能上市出售的房屋
2021-01-27安置房沒拿到房產證可以贈與嗎
2020-12-06開發商一房二賣怎么處理
2020-11-20哪些情況公司可以辭退試用期員工
2021-02-27約定終止勞動合同的條件應具備怎樣的法律特征
2021-03-09返聘合同續簽再解除有什么條件
2021-01-16合同變更競業限制還有效嗎
2021-01-16單位裁員怎么計算失業補償金
2020-12-14實習期間因工作導致腰間盤突出屬于工傷嗎
2021-02-28勞動爭議案中的管轄法院是如何確定的
2021-01-27單位交意外保險工傷怎么賠償
2020-12-05自殺案首判中會出現什么問題
2021-03-15購買壽險時需要注意哪些問題
2021-02-07意外險保障范圍
2021-02-09送餐撞到人保險怎么賠
2021-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