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關于合同生效的條款是怎么規定的?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32條規定“當事人采用合同書形式訂立合同的,自雙方當事人簽字或蓋章的時間合同成立。”第44條規定“依法成立的合同,自合同成立時生效。”合同生效需要滿足的基本條件是:
(1)當事人具有相應的訂立合同的能力。
(2)意思表示真實。
(3)不違反法律和社會公共利益。
二、簽合同的原則有哪些?
(1)平等原則
(2)自愿原則
當事人依法享有自愿訂立合同的權利,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非法干預。自愿原則是貫徹合同活動的全過程的,包括:
第一,訂不訂立合同自愿,當事人依自己意愿自主決定是否簽訂合同;
第二,與誰訂合同自愿,在簽訂合同時,有權選擇對方當事人;
第三,合同內容由當事人在不違法的情況下自愿約定;
第四,在合同履行過程中,當事人可以協議補充、協議變更有關內容;
第五,雙方也可以協議解除合同;第六,可以約定違約責任,在發生爭議時,當事人可以自愿選擇解決爭議的方式。
總之,只要不違背法律、行政法規強制性的規定,合同當事人有權自愿決定。
(3)公平原則
平原則要求合同雙方當事人之間的權利義務要公平合理,要大體上平衡,強調一方給付與對方給付之間的等值性,合同上的負擔和風險的合理分配。具體包括:
第一,在訂立合同時,要根據公平原則確定雙方的權利和義務,不得濫用權利,不得欺詐,不得假借訂立合同惡意進行磋商;
第二,根據公平原則確定風險的合理分配;
第三,根據公平原則確定違約責任。
(4)誠實信用原則
誠實信用原則要求當事人在訂立、履行合同,以及合同終止后的全過程中,都要誠實,講信用,相互協作。誠實信用原則具體包括:
第一,在訂立合同時,不得有欺詐或其他違背誠實信用的行為;
第二,在履行合同義務時,當事人應當遵循誠實信用的原則,根據合同的性質、目的和交易習慣履行及時通知、協助、提供必要的條件、防止損失擴大、保密等義務;
第三,合同終止后,當事人也應當遵循誠實信用的原則,根據交易習慣履行通知、協助、保密等義務。
(5)不得損害社會公共利益原則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7條規定:“當事人訂立、履行合同,應當遵守法律、行政法規,尊重社會公德,不得擾亂社會經濟秩序,損害社會公共利益。”
社會生活中合同的性質跟內容非常的多,就比如跟銀行簽的貸款合同,貸款合同正式生效的時間并不是合同簽字或蓋章以后,應該是銀行把錢借給當事人之后才正式生效,而類似于股權轉讓合同,就是簽字或蓋章后就生效了。
動產質押合同生效要件有哪些?
倉儲合同的生效時間是多久
合同未生效有違約責任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購買不良資產后能否再轉讓
2020-11-13什么是區塊鏈
2021-03-25如何書寫遺囑
2021-01-09離婚后撫養費標準
2021-02-09遭遇家暴應當如何保護自己
2020-12-15公司建立了工會可以解散嗎
2021-01-04合同糾紛判決后上訴期為多長時間
2021-02-19房屋中介交易流程是什么
2020-12-27競業禁止法律規定是什么
2020-12-08是否對其他單位承擔競業限制義務
2021-03-19解除競業限制是勞動仲裁嗎
2020-11-18國企勞務外包是否違規
2021-01-05勞動爭議管轄權是什么意思
2020-12-29勞動糾紛法官會受賄嗎
2021-01-04人身保險的被保險人需要滿足什么條件
2021-01-06保險合同包含的內容有哪些
2021-01-05廣東省高級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保險合同糾紛案件若干問題的指導意見內容是什么
2020-11-11試析保險合同中的幾對基本概念是什么
2021-03-22一起交通事故案件引發的思考
2021-02-18車輛維修時丟失 保險公司被判賠償責任
2020-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