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合同違約責任法律依據是什么?
合同違約責任法律依據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違約責任包括:
1、繼續履行
2、采取補救措施
如質量不符合約定,應當按照當事人的約定承擔違約責任,如無約定或約定不明確的,非違約方可根據標的性質和損失的大小,合理選擇要求對方采取修理、更換、重做、退貨、減少價款或報酬等措施。
3、賠償損失
又稱“損害賠償”,是違約人補償、賠償受害人因違約所遭受的損失的責任承擔方式,它是一種最重要最常見的違約補救方法。
4、支付違約金
當事人可以在合同中約定違約金,未約定則不產生違約金責任,且違約金的約定不應過高或者過低。
5、定金罰則
當事人可以約定定金,定金按擔保法規定執行,但如果同時約定定金和違約金,當事人可選擇適用其一。在簽訂合同的時候里面會有一些違約條款,這是為了防止其中一方出現違約的情況,而給另一方造成損失。
二、合同違約金標準是多少?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114條第1款規定
當事人可以約定一方違約時應當根據違約情況向對方支付一定數額的違約金,也可以約定因違約產生的損失賠償額的計算方法。所以,違約金具有懲罰性的特征,它不以非違約方遭受損失為前提。
一般來說合同違約金上限是不超過實際損失的30%。但是如果過高或者過低是可以請求法院給予減少或者增加的。
第114條第2款規定:約定的違約金低于造成的損失,當事人可以請求法院予以增加;約定的違約金過分高于造成的損失,當事人可以請求法院適當減 少。但是違約金是當事人雙方在訂約時對一方違約后可能造成的損失的一種預先估算,與違約后守約方的實際損失不可能完全相符;故此可交由法官自由裁量。
合同的違約責任是比較多的,不過,合同中已經約定了違約金的情況下,違約金跟定金是不能同時適用的。另外,雙方當事人在合同中約定的違約金過高的話,是完全可以請求法院重新調整違約金標準的。
合同法規定違約金上限是多少
合同違約金條款的效力規則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網絡名譽侵權怎么處罰
2021-02-15有關機構拖欠老人養老金怎么辦
2020-11-20行政處罰一般程序多長時間辦結
2021-01-15什么是破產債權
2021-03-02監獄每年幾月份報減刑
2021-03-21對方不領法院離婚調解書怎么辦
2020-11-14工程勞務合同家屬終止有效嗎
2021-01-25產品安裝免責條款怎么寫
2021-03-13火災財產損失如何舉證
2020-11-15要向被裁掉的員工支付補償金嗎
2020-11-19入職體檢屬不屬于個人隱私
2020-12-28勞動合同爭議解決方式怎么規定
2021-02-14勞務派遣國外生病死亡如何賠償
2020-11-25非試用期員工裁員補償標準
2021-02-19為何高管人員勞動爭議訴求難以得到法院支持
2020-12-23如何認定投保人違反告知義務
2020-11-14保險責任怎么確定
2021-01-02人身保險的保險費是怎么支付的
2021-01-24怎樣改善保險經紀人的外部生存環境
2021-03-13外資保險公司的關聯企業是指什么
2021-0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