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合同訂立的當事人具有什么能力?
合同訂立的當事人應當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民事行為能力是民事主體以自己的行為設定民事權利或者義務的能力。合同作為民事法律行為,只有具備相應民事行為能力的人才有資格訂立;不具有相應的民事行為能力的人所訂立的合同為效力待定的合同。但不具有相應民事行為能力的人可以通過其法定代理人訂立合同。
行為人具有相應的民事行為能力是指訂立合同的行為人具有訂立合同時相應的意思表示能力,而非指合同的當事人具有相應的民事行為能力。這也就說明,行為人可以是合同的當事人,也可以不是合同的當事人,即行為人可以與合同的當事人為同一人,也可以出現不一致的情形。例如,甲為乙之代理人,甲以乙的名義與丙訂立了合同,但甲只能為行為人,而不能為合同的當事人,真正的合同當事人是乙和丙。正是由于代理制度的介入,才使得那些欠缺相應的行為能力或專業知識的人也可以成為合同的主體,以維護和實現自己的權益。
二、合同生效的構成要件是什么?
合同的一般生效要件,是指合同發生法律效力普遍應具備的條件。合同是雙方或多方的民事行為,有效合同是合法的民事行為即民事法律行為,因此民事法律行為應具備的條件,也就是合同生效的一般條件。《民法通則》第55條規定:民事法律行為應當具備下列條件:
(1)行為人具有相應的民事行為能力;
(2)意思表示真實;
(3)不違反法律或社會公共利益。
對于合同訂立的當事人應當根據自己的實際意愿來協商簽訂合同,并且在簽訂合同后,還需要承擔相應的民事責任,所以顯然是需要按照法律規定的程序來承擔相應的民事責任的,如果當事人不具備完全民事行為能力,那么是無法承擔法律效力的。
合同訂立的原則有幾種
合同訂立時需要注意的哪些法律問題
合同訂立主體應具備的條件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離婚女方不支付撫養費有探望權嗎
2020-11-18行政拘留能隱瞞單位嗎
2020-12-19怎么繼承父母的拆遷安置房
2021-02-12專門人民法院可以審理行政案件嗎
2020-12-18交通事故鑒定材料有哪些
2021-01-08錄用通知能否撤回
2021-03-17國家稅務總局關于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第六批取消和調整行政審批項目的決定》的通知
2021-02-16承包合同對方無法履行怎么處理
2020-11-12關于虛假訴訟案件原審原告在再審期間申請撤訴如何處理
2020-12-16雇傭關系無底薪可以嗎
2021-02-21僅約定試用期的勞動合同期滿終止要怎么處理
2020-12-25勞動合同終止的法律問題
2021-02-26勞動關系與雇傭關系的區別有哪些
2021-01-25試用期、服務期是如何確定的
2021-02-03實習期沒轉正有補償金嗎
2021-01-30保險合同的成立意味著什么
2021-03-19人壽保險單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1-26案例 旅游安全事故應明確旅行社責任險理賠范圍
2020-11-15事故后調解能去保險公司調解嗎
2021-03-14朋友借車惹糾紛保險費、修車費誰來負擔
2021-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