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合同法有效合同認定的標準是怎么樣的?
1、當事人具有相應的民事行為能力
民事行為能力包括合同行為能力和相應的締約行為能力,這是當事人了解和把握合同的發(fā)展狀況及法律效果的基本條件。
自然人簽訂合同,原則上須有完全行為能力,限制行為能力人和無行為能力人不得親自簽訂合同,而應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為簽訂。
合同法有一個例外規(guī)定,限制行為能力人可以獨立簽訂純利益的合同或者與其年齡、智力、精神健康狀況相適應的合同。
對于非自然人而言,必須是依法定程序成立后才具有合同行為能力。
同時還要具有相應的締約能力,即必須在法律、行政法規(guī)及有關部門授予的權限范圍內簽訂合同。
2、當事人意思表示真實
締約人的表示行為應真實地反映其內心的效果意思,即其效果意思與表示行為相一致。
意思表示不真實,對合同效力的影響應視具體情況而定。
在一般誤解等情況下,合同仍為有效。
在重大誤解時,合同則可被變更或者撤銷。
在乘人之危致使合同顯失公平的情況下,合同可被變更或者撤銷。
在因欺詐、脅迫而成立合同場合,若損害國家利益,合同無效;若未損害國家利益,合同可被變更或撤銷。
3、不違反法律或社會公共利益
4、合同標的須確定和可能
合同標的決定著合同權利義務的質和量,沒有它,合同就失去目的,失去積極的意義,應歸于無效。
合同標的可能,是指合同給付可能實現。
合同標的確定,是指合同標的自始確定,或可得確定。
二、可撤銷合同的認定標準是怎么樣的?
1、因欺詐、脅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
在受欺詐、受脅迫的情況下所訂立的合同,明顯違背我國民法的自愿原則:一方當事人稱對方處于危難之機,為謀取不正當利益迫使對方作出不真實的意思表示而簽訂的合同,嚴重損害對方利益的,用于乘人之危而訂立的合同。
2、因重大誤解,對誤解方造成重大損失的
行為人因對行為的性質、對方當事人、標的物的品種、質量、規(guī)格和數量等的錯誤認識 ,使行為的后果與自己的意思相悖,并造成較大損失的,可以認定為重大誤解。
3、因顯失公平
按照我國的司法解釋,顯失公平是指一方當事人利用優(yōu)勢或者利用對方沒有經驗,致使雙方的權利與義務明顯違反公平、等價有償原則的民事行為。
綜合上面所說的,合同法中對于合同的制定只要結合法律所規(guī)定的條款走那么所出來的合同就是有效的,而且在認定中不僅要表達出來雙方真實的意思,對于所制定的條款也是不能違背法律的認可,所以,制定合同前一定要雙方協商好,從而確保各自的權益。
有效合同的有效要件有哪些?
有效合同的法律效力是什么?
合同生效一定是有效合同嗎,具體應該如何區(qū)分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醫(yī)療事故鑒定陳述書怎么寫?
2020-11-14房子一般多少年拆遷
2021-03-13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轉包和轉讓的不同
2021-01-11已婚男人婚外生子違法嗎
2021-01-01別除權與其他破產程序中的權利相比有何不同特征
2021-03-18保全退費暫停是貸款嗎
2021-02-15非親生子女離婚歸誰
2021-03-03老人贍養(yǎng)費多個子女怎么分配
2021-02-13不服交通事故認定,能否提起訴訟
2020-12-29人身損害賠償死亡賠償多少
2020-11-12工傷經復查鑒定傷殘等級提高的哪些待遇應作調整
2021-02-24不得擔任商業(yè)銀行的董事、高級管理人員的情形
2021-01-09辦理政府回購房繼承協議公證需要哪些材料
2021-01-26試用辭退給補償嗎
2020-12-15老人購買壽險的注意事項是什么
2021-03-06航班取消改簽要加錢嗎
2020-12-25小學生被踢后身亡保險是否賠付
2020-11-13保險合同糾紛代理詞怎么寫
2020-12-29保險公司賠償責任的歸責原則是什么
2021-02-14房屋建筑施工承包合同
2021-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