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解除合同賠償金的標準是什么?
解除合同賠償金的標準是根據《勞動合同法》第四十七條 【經濟補償的計算】經濟補償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準向勞動者支付。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
勞動者月工資高于用人單位所在直轄市、設區的市級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標準按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數額支付,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年限最高不超過十二年。
本條所稱月工資是指勞動者在勞動合同解除或者終止前十二個月的平均工資。
二、經濟補償金的個稅繳納問題
根據《關于個人與用人單位解除勞動關系取得的一次性補償收入征免個人所得稅問題的通知》規定,個人因與用人單位解除勞動關系而取得的一次性經濟補償收入、退職費、安置費等所得要按照以下方法計算繳納個人所得稅:
1、個人因與用人單位解除勞動關系而取得的一次性補償收入(包括用人單位發放的經濟補償金、生活補助費和其他補助費用),其收入在當地上年職工平均工資3倍數額以內的部分,免征個人所得稅;超過的部分按照《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個人因解除勞動合同取得經濟補償金征收個人所得稅問題的通知》的有關規定,計算征收個人所得稅。即可視為一次取得數月的工資、薪金收入,允許在一定期限內進行平均。具體平均辦法:以個人取得的一次性經濟補償收入,除以個人在本企業的工作年限數,以其商數作為個人的月工資、薪金收入,按照稅法規定計算繳納個人所得稅。個人在本企業的工作年限數按實際工作年限數計算,超過12年的按12年計算;
2、個人領取一次性補償收入時按照國家和地方政府規定的比例實際繳納的住房公積金、醫療保險費、基本養老保險費、失業保險費,可以在計征其一次性補償收入的個人所得稅時予以扣除;
3、企業依照國家有關法律規定宣告破產,企業職工從該破產企業取得的一次性安置費收入,免征個人所得稅;
4、個人在解除勞動合同后又再次任職、受雇的,對個人已繳納個人所得稅的一次性經濟補償收入,不再與再次任職、受雇的工資、薪金所得合并計算補繳個人所得稅。
對于用人單位與勞動者解除勞動合同的情況,是需要按照上述法律中規定的程序來進行處理的,主要的賠償依據按照是否屬于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來進行認定,如果不屬于用人單位解除的,那么是不可以進行賠償處理的。
因加班辭職有經濟補償金嗎?
勞動合同經濟補償金要扣稅嗎?
員工經濟補償金算工資總額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單位能否構成非法采礦罪
2020-11-27四級醫療事故賠償的計算方法
2020-12-23如何申請醫療事故技術鑒定
2020-12-29侵權民事責任的一般構成要件
2021-02-20抵押車解除抵押以后還能過戶嗎
2020-11-10交通事故搶救費用不足怎么辦
2021-02-09網上炒股注意事項
2021-01-24父母離婚小孩有自由選擇跟誰的權利嗎
2020-11-11交通事故怎么確定鑒定機關
2020-11-17試用期不給轉正可以申請賠償嗎
2021-02-16中年人離婚協議書該如何書寫
2021-02-05哪些情形下不適用繼續履行
2021-03-17夫妻不和想離婚怎么辦
2020-12-29哺乳期終止勞動合同如何賠償
2021-03-15非全日制用工情況下勞動合同何時終止?
2021-01-01中止履行合同應注意什么
2020-11-10交通意外責任如何劃分
2020-12-18離婚時保單應怎樣分割
2021-01-31重大疾病險公司拒絕理賠該如何處理
2020-12-06未避讓斑馬線保險公司賠償嗎
2020-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