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合同解除法律后果法律規定是怎樣的
我國法律承認合同解除與損害賠償并存。民法通則規定:“合同的變更或者解除,不影響當事人要求賠償損失的權利。”本條規定,合同解除后,有權要求賠償損失。這樣規定的理由是:
1、合同解除不溯及既往的,如果只是使未履行的合同不再履行,不得請求賠償損害,那么一方當事人因另一方當事人不履行合同或者不適當履行合同受到的損害就無法補救。
2、合同解除溯及既往的,如果只是恢復原狀,那么非違約方訂立合同所支出的費用,因相信合同能夠履行而作準備所支出的人力、物力,以及為恢復原狀而支出的費用就得不到補償。
3、在協議解除合同的情況下,一方當事人因解除合同受了損失,如果獲利的一方不賠償對方當事人因解除合同受到的損害,不符合公平原則。水路貨物運輸合同實施細則規定:“貨物發運前,承運人或托運人征得對方同意,可以解除合同。承運人提出解除合同的,應退還已收的運輸費用,并付給托運人已發生的貨物進港短途搬運費用;托運人提出解除合同的,應付給承運人已發生的港口費用和船舶待時費用。”
4、在因第三人的過錯致使合同不能履行而解除的情況下,債權人不能直接向第三人主張權利,如果債務人不承擔解除合同的賠償責任,他要么不向第三人主張權利以彌補債權人的損失,要么自己獨享主張權利后而取得的利益,使債權人的利益得不到保障。因此,合同解除后,確因一方的過錯造成另一方損害的,有過錯的一方應向受害方賠償損害,不能因合同解除而免除其應負的賠償責任。
二、合同解除的法定條件是什么
合同法第94條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當事人可以解除合同:
1、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實現合同目的。不可抗力致使合同目的不能實現,該合同失去意義,應歸于消滅。在此情況下,我國合同法允許當事人通過行使解除權的方式消滅合同關系。
2、在履行期限屆滿之前,當事人一方明確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為表明不履行主要債務。此即債務人拒絕履行,也稱毀約,包括明示毀約和默示毀約。作為合同解除條件,它一是要求債務人有過錯,二是拒絕行為違法(無合法理由),三是有履行能力。
3、當事人一方遲延履行主要債務,經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內仍未履行。此即債務人遲延履行。根據合同的性質和當事人的意思表示,履行期限在合同的內容中非屬特別重要時,即使債務人在履行期屆滿后履行,也不致使合同目的落空。在此情況下,原則上不允許當事人立即解除合同,而應由債權人向債務人發出履行催告,給予一定的履行寬限期。債務人在該履行寬限期屆滿時仍未履行的,債權人有權解除合同。
4、當事人一方遲延履行債務或者有其他違約行為致使不能實現合同目的。對某些合同而言,履行期限至為重要,如債務人不按期履行,合同目的即不能實現,于此情形,債權人有權解除合同。其他違約行為致使合同目的不能實現時,也應如此。
5、法律規定的其他情形。法律針對某些具體合同規定了特別法定解除條件的,從其規定。
合同的形式有很多種,每種都是有法律效力的。合同是可以解除的,一般情況下合同解除會承擔相應的解除責任,除非是雙方經過商議和平解決。如果合同是因為不可抗力原因導致合同無法進行的,那么解除合同雙方都是不需要承擔任何的法律責任。
合同解除后的違約責任還需要承擔嗎?
合同解除權的行使方式有幾種
合同解除權的訴訟時效怎么算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租房合同必須經過備案才有法律效力嗎
2021-03-16以接受委托成為辯護人的范圍是什么
2021-03-04公司股權變更后多久可再次變更
2021-01-31不可撤銷保證責任如何承擔
2020-11-25破產和解程序中生效的要件有哪些
2020-11-27二審可以增加解除合同的訴求嗎
2020-12-14消費合同多久生效
2021-03-01夫妻共同財產房產屬于夫妻共同財產嗎
2020-11-11找房產中介安全交易四步走
2020-11-16合同中知識產權免責怎么約定
2020-12-08醉駕拘役可否解除勞動關系
2021-01-11人保產品責任險條款
2020-11-23飛機延誤險怎么買
2020-12-23單獨的航班意外險不包括航班延誤責任
2020-11-21汽車丟失保險公司理賠手續
2021-01-20本案保險人應承擔保險理賠責任
2020-11-14可以提前移出社會保險嚴重失信人名單嗎
2021-03-23交通保險理賠誤區有哪些
2020-11-22保險欺詐的表現形式有哪些呢
2021-03-18企業未繳納社會保險費用要面臨哪些行政處罰
2020-1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