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們的現實生活中,經常會簽訂各種各樣的合同,并且這些合同都和我們的直接利益息息相關。我們大家都知道,雙方當事人共同協商約定某些條款然后通過一定的程序簽字后,該合同才能夠正式生效,也只有生效的合同,我國法律法規才是予以承認并且保護的。周所周知,合同的必要性,但是在實際生活中,有很多的人并不知道雙方簽訂的這個合同到底怎樣才能夠正式生效呢?為了保障大家的合法權益不受到侵害,也為了避免因合同沒有生效而產生的一系列麻煩,下面我們就需要了解一下到底合同生效的要件有哪些內容呢?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相關法律法規的具體規定表示,所謂的合同生效,主要就是指雙方當事人通過協商簽字認定之后,已經成立的合同,那么這個成立的合同就具有了法律約束力,而且一個合同有沒有生效,這是主要是看這個合同有沒有符合我國相關合同的法律規定中的有效條件來決定的。 根據我國法律規定的合同生效的相關條款,以及有關合同成立中《合同法》中的相關規定可見,在我國符合合同法規定而簽訂成立的合同,那么這個合同在簽訂成立后就正式生效了。而且需要注意的就是,在我國,立法和司法實踐對與一個合同是成立還是生效,并沒有予以進行嚴格的區分,因此我們通常情況下把合同的成立和合同的生效都是看做一回事。
了解了合同生效的相關概念之后,下面我們就來詳細了解一下在我國,合同的生效要件具體有哪些內容呢?
首先,一個合同生效的第一個要件就是這個合同的雙方當事人都必須是具有相應的訂立合同的能力的人。根據我國相關法律法規的具體規定,所謂相應的訂立合同的能力主要就是指合同的當事人,根據法律規定具有獨立訂立合同、獨立承擔合同義務等的一個主體資格。我們說一個合同,是雙方當事人有目的和有意識地為了追求某些特定的權利義務而協商簽訂的具有法律效力的契約,合同是直接關系到雙方的的利益權利的,因此要求當事人必須具有相應的訂立合同的能力,能夠明辨是非得失。
其次,一個合同生效的第二個要件就是合同的條款必須要意思表示真實。根據我國有關于合同簽訂的法律法規的相關條款表示,所謂意思表示,主要就是指一個合同中的當事人將自己的一些民事權利和義務具體應該怎么履行、更改或者其他等的意思予以進行明確的表達和表示。我們通常所說的意識表示真實,它是合同有效的一個非常重要的條件,因為在更多情況下,合同的當事人把自己的主觀愿望向外界表達的意思,和他自己內心的真實意思是一樣的,但是也有些情況,當事人的意思表示和他自己的真實意思是不相一致的。因此我們必須要求合同中的當事人意思表達真實。
最后,一個合同生效的第三個要件就是這個合同中的條款不能夠違反法律以及社會的公共利益。也就是說,一個合同的條款必須合法合理,只有這樣的合同才是我國法律保護的有效合同。
合同生效一定是有效合同嗎,具體應該如何區分
定金合同生效時間怎么算
抵押合同生效時間是什么時候?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什么是以租代售
2021-03-22一般黨員失職失責如何處理
2021-01-28試用期對單位有何作用
2021-02-12破壞軍婚罪有哪些什么處罰
2021-02-16聘書具備書面勞動合同的效力嗎
2021-01-21打官司怎樣請律師,應該注意哪些問題
2021-03-24已被執行的股權如何解除質押
2021-02-12p2p對于借款協議有法律責任嗎
2021-01-23刑拘后多久能探視
2021-02-22交通事故應該怎么起訴
2020-12-22公司搬遷離職補償金標準
2021-03-09勞動爭議調解不成的情況
2020-11-30意外傷害保險報銷比例是什么
2021-03-23飛機延誤賠償多久到賬
2021-01-09人身保險公司需要承擔怎樣的義務
2021-03-25“拼車”發生交通事故,責任主體如何確定?
2021-01-02當機動車保險事故發生后應該怎么處理
2021-03-15保險理賠需要出示哪些材料
2021-01-26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管理辦法是怎樣的
2021-01-06村民可以拒絕土地流轉嗎
2021-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