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不成立的法律規定是什么?
依據合同法的規定,合同無效的情形有很多,包括當事人不具有民事行為能力、合同中有非法的內容等。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
第五十二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合同無效:
(一)一方以欺詐、脅迫的手段訂立合同,損害國家利益;
(二)惡意串通,損害國家、集體或者第三人利益;
(三)以合法形式掩蓋非法目的;
(四)損害社會公共利益;
(五)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
第五十三條 合同中的下列免責條款無效:
(一)造成對方人身傷害的;
(二)因故意或者重大過失造成對方財產損失的。
二、合同不成立的法律后果
合同不成立因沒有合法有效的合同關系為前提,故不存在履行合同的責任,更不存在違約責任。但在債權法上當事人間并非不產生任何權利義務關系。
《合同法》第42條,一方在合同訂立中或合同成立后、生效前的行為違反誠實信用原則,導致合同不成立、不生效、或生效后被撤銷、或被宣告無效,從而給對方造成損害的,應承擔締約過失責任。
締約過失,是指合同訂立過程中,一方當事人因違背其依據誠實信用原則所應負有的義務,而使另一方當事人信賴的利益受損失,而應當承擔民事責任的情況。由此 可見,在訂立合同中,假使由于一方當事人的過失導致合同不能成立,則當事人就構成了締約過失。根據我國《合同法》第四十二條、四十三條規定,締約過失主要 有以下幾種表現形式:假借訂立合同,惡意進行磋商;故意隱瞞與訂立合同有關的重要事實或者提供虛假情況;泄露或不正當使用在訂立合同過程中知悉的商業秘 密;其他違背誠實信用原則的行為。
1、訂約主體存在雙方或多方當事人法。商所謂訂約主體是指實際訂立合同的人,他們既可以是未來的合同當事人,也可以是合同當事人的代理人,訂約主體與合同主體是不同的,合同主體是合同關系的當事人,他們是實際享受合同權利并承擔合同義務的人。
2、雙方當事人訂立合同必須是“依法”進行的。所謂“依法”簽訂合同,是指訂立合同要符合法律、行政法規的要求,由于合同約定的是當事人雙方之間的權利和義務關系,而權利和義務是依照法律規定所享有和承擔的,所以訂立合同必須符合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如果當事人訂立的合同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要求,法律就不予承認和保護,這樣,當事人達成協議的目的就不能實現,訂立合同也有失去了意義法。
合同不成立的法律情況主要包括合同內容不合法以及合同簽訂方不合法這兩種情況。合同屬于兩方的簽訂行為,需要雙方都對合同內容進行認可,一方不認可則合同不成立。除此之外合同的簽訂內容還不得違反法律的規定,需要在合法的范圍內進行簽訂。
合同內調崗需要重新簽訂合同嗎?
財產保險合同受益人如何定性?
最新房屋租賃合同的范本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車禍誤工證明怎么開
2021-01-14非訴訟法律業務律師收費標準是什么
2020-12-29已被抵押的房產能申請財產保全嗎
2021-01-14孩子可改隨繼父的姓氏嗎
2021-02-22剝奪子女監護權的情形有什么
2020-12-21語言誘導自殺算犯罪嗎
2021-03-14在沒有合同的情況下工傷應該如何賠償
2020-11-25火車脫軌壓毀房屋,列車長承擔責任嗎
2020-11-29兼職是否可以簽訂競業限制協議書
2020-11-15什么關系構成勞動關系
2020-11-21實習期的員工辭職書范文是怎樣的
2020-12-11單位不經本人同意調動部門違法嗎
2021-01-25人身保險可以退保嗎
2020-12-12保險合同成立疑難問題研究
2020-11-26論保險合同無效的法律后果
2020-12-26空運保險合同的條款有哪些
2020-11-08承包的林地可以建房嗎
2020-11-27土地互換都有哪些要注意的地方
2020-12-16企業拆遷補償申請報告
2021-01-17岳陽棚戶區拆遷
2021-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