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付款義務附隨義務的種類有多少?
我國《合同法》第60條規定“當事人應當按照約定全面履行自己的義務。當事人應當遵循誠實信用原則,根據合同的性質、目的和交易習慣履行通知、協助、保密等義務。”從這一條可以看出,附隨義務至少具有三個方面的內容,即通知義務、協助義務與保密義務。下面將分別闡述這三種義務以及其他附隨義務。
1、通知義務。通知義務一般又稱之為告知義務,它是指債務人負有對有關債權人利益的事項的通告使其知曉的義務。合同的履行及合同目的的實現,需要當事人通力配合,其中需要雙方互通信息的情形,多有所在。如果依據誠信原則,當事人應當主動地通知對方,此時便可認為有通知義務存在。合同法中關于通知義務有很多明確的規定。
綜合起來說,通知義務包括:說明義務,如出賣人在交付標地物時,應如實向買受人說明有關標的物的使用、維修及保養方法等;忠實報告義務,如代理人應及時向被代理人報告被代理事務的情況;瑕疵告之義務,如贈與有瑕疵物品時,應將標的物的瑕疵如實告之受贈與人;此外還有遲到告之義務、提存地點及其方式的通知等。
2、協助義務。協助義務又稱為協作義務,指合同當事人應互為對方行使合同權利,履行合同義務提供照顧和便利,促使合同目的圓滿實現。它要求當事人在締約過程中承擔協力義務;在履約中,當事人應當顧及另一方及其標的物的狀況,最大限度地運用其能力和一切可以運用的手段實現對方的正當愿望,以利于合同的適當履行。合同關系終止后,當事人應當協助對方處理與合同相關的事務。
定作人不履行協助義務致使承攬工作不能完成的,承攬人可以催告定作人在合理期限內履行義務,并可以順延履行期限;定作人逾期不履行的,承攬人可以解除合同。
3、保密義務。保密義務是指當事人一方對于知曉的對方的商業秘密或要求保密的信息、事項不得對第三人泄露。《合同法》第43條對此作了規定:“當事人在訂立合同的過程中知悉的商業秘密,無論合同是否成立,不得泄露或者不正當地使用。泄露或者不正當地使用該商業秘密給對方造成損失的,應當承擔損害賠償責任。”
保密義務在技術合同中的地位顯得尤為重要。保密義務是一種消極義務,只要義務人消極的不作為,而不要求義務人積極的作為。因此保密義務的履行通常不會給義務人帶來額外的負擔。
4、其他附隨義務
(1)注意義務。注意義務是對債務人在履行債務時的一般要求,即債務人應盡到如同管理自己事務的注意。債務人的注意程度因其地位、職業、判斷能力及債務的性質而有所不同。一般而言,當事人應作一個善良管理人并像管理自己事務那樣做到盡職盡責,以盡保護對方合法權益的義務。
(2)保護義務。保護義務是指在由于合同接觸(準備交涉、履行、受領等)而有發生侵害對方生命、身體、財產的可能性的場合,對于諸此法益不予侵害的義務。附隨義務中的保護義務,論其性質,實相當于侵權行為法上的社會安全義務,與給付義務的關系較遠。
我國《合同法》第301條規定承運人在運輸過程中,應當盡力救助患有急病、分娩、遇險的旅客,并且在審判實務中,也肯定了保護義務作為一種附隨義務的存在。
二、違反附隨義務的法律責任
違反附隨義務,適用《合同法》第107條關于違約責任的規定:“當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義務或履行合同義務不符合約定的,應當承擔繼續履行、采取補救措施或賠償損失等違約責任。”
有的學者認為:“附隨義務與給付義務同為合同義務,應采嚴格責任原則即無過錯責任原則,只要違反附隨義務,不問其有無過錯,均應承擔違約責任。”我認為這種觀點難以成立。
首先,附隨義務與給付義務相比,具有天生的局限性:附隨義務法定性并未改變其“附隨性”。附隨義務為合同法確認之后,成為合同當事人的法定義務,無疑提高了附隨義務的法律地位;但是并沒有從根本上改變其附隨性:
(1)合同法對附隨義務的關注程度遠遠不及對約定義務及與約定義務相關的法定義務的關注程度。例如,我國《合同法》共428條,但對附隨義務的規范從總則到分則不過40余條。
(2)從實際的合同關系看,附隨義務一般是依據合同的性質、目的和交易習慣而產生的,通知、說明、照顧、保密、保護等義務均是根據合同事項和現實情況確定的,故附隨義務從屬于約定義務。這也說明了現代合同法中社會權利之于個人權利、社會利益之于個人利益亦具有附隨性,其保障社會權利、維護社會利益的程度和范圍與個人權利和個人利益相比,不可同日而語。其原因在于,“在合同法的視角里,合同依然是以意思自治為主的民事關系,契約自由原則盡管受到一定限制,但此限制與其作用的空間相比,微不足道。因為合同當事人的意思自治是市場之手調節經濟的微觀基礎,扼殺自由意志,便會窒息市場生氣。”所以本身具有很大局限性的附隨義務,歸責原則采取嚴格責任原則顯然不妥。
其次,由于受生產力發展水平的制約,附隨義務采用無過錯原則的主張與我國現有經濟基礎不相適應。“我國仍處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經濟仍不發達,市場經濟仍待完善。而合同法是以“法律形式”表現“社會的經濟生活條件”的,如果對合同一方課以過重的責任,比如依無過錯責任原則,消費服務合同中的經營者一方面要保證顧客吃好、玩好(這是履行給付義務內容的要求),另一方面,不論經營者本身有無過錯,一旦造成顧客人身財產損害即應無條件賠償,必將不利于我國第三產業乃至社會經濟的繁榮發展。”
第三,違反附隨義務采無過錯責任原則有悖于法律公正和等價有償原則,因為這樣可能會刺激消費者與第三人惡意串通,損害經營者利益,滋生社會不穩定因素;此外,還易導致訴訟浪潮高漲。
第四,附隨義務基于交易習慣,依誠實信用原則產生,其內容不是當事人事先約定的,而是倫理道德在法律上的體現,具有抽象性、不確定性和模糊性,在一個合同關系中,何種程度才能稱為附隨義務的完全履行,何種程度為不適當履行,仍缺依據之標準。
第五,過錯責任原則已經能夠達到制裁和教育違約當事人的目的,能有效防止類似違約現象再次發生,并避免了當事人間互相推諉責任的現象,有助于懲惡揚善,所以沒有必要采用無過錯責任原則。
總之,合同附隨義務既是履行合同的必要,又為我國合同法所認可。我們在合同的履行過程中不能眼睛只盯著合同中的權利義務,也要做到為實現合同中的權利義務而盡所應該做到的,本著誠信的原則,為合同的順利履行創造必要的條件。
付款義務附隨義務是合同法中的相關內容,這是由于這些義務的有效履行,才使得各方當事人的合法權益得到了維護,從而也減少了社會治安案件發生的概率,這使得更多的人能夠行使自己的權力,這有助于社會經濟水平的提高。
擔保人的義務是什么,擔保人承擔的法律責任有哪些
刑事附帶民事訴訟中負有賠償義務的人有哪些?
貨物運輸合同當事人的權利與義務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首套房怎么界定
2020-12-07沒簽勞動合同可以進行勞動調解嗎
2021-02-20商標轉讓協議協議不合法應該如何處理
2021-01-19權利質權標的的要件有哪幾種
2021-03-22婚姻自主權的性質是什么
2021-01-03貴州煤礦7人遇難,公司應賠多少
2021-01-02無效擔保合同如何賠償呢
2021-02-07反擔保人未簽字反擔保合同有效嗎
2021-01-29虛假宣傳可以撤銷裝修合同嗎
2021-03-24保管物因自身瑕疵毀損損失誰來承擔
2021-03-24買房定金是否能退回
2020-12-24集資房可享受什么政策
2021-03-01鋪乳期間可以中止合同嗎
2021-01-20勞務派遣合同要怎樣解除
2020-12-13a2實習期肇事法院判司機賠償嗎
2021-01-31因丈夫婚外戀訴離婚,妻子能否請求損害賠償
2021-02-11勞動爭議經濟賠償金的適用情形
2020-12-27投保家庭財產保險應當考慮哪些事項
2021-01-31被保險人先行賠償的情形有哪些
2020-12-29網絡投保的銷售情況是怎樣的
2020-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