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四十九條規定,具備該條規定的五種情形之一的,當事人可以解除合同:
一、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實現合同目的。
不可抗力是指當事人在訂立合同時不能預見,對其發生和后果不能避免并不能克服的事件,包括自然災害、戰爭、社會異常事件等。不可抗力事件的發生,對履行合同的影響可能有大有小。有時只是暫影響合同的履行,當事人可以通過延期履行實現合同目的,但不能濫用單方解除權。因不可抗力事由而單方解除合同的一方當事人必須承擔舉證責任,說明自己行使解除權的法律事實已經發生。
二、在履行期限屆滿之前,當事人一方明確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為表示表明不履行主要債務。
主要債務是指根據合同的約定,當事人應當承擔債務的大部分或者對債權人權利有重要或者根本性影響的部分。
三、因當事人一方遲延履行主要債務,經催要后合理期限內仍未履行。
遲延履行是指債務人無正當理由,在合同約定的履行期限屆滿仍未履行合同債務; 或者對于未約定履行期限的合同,債務人在債權人提出履行的催告后仍未履行。對于債務人遲延履行主要債務的,債權人首先應當規定一個合理期限,書面催告債務人履行。
四、當事人一方遲延覆行債務或者有其它違約行為致使不能實現合同目的。
如果合同中約定履行期限或者其它合同條款對當事人權利義務至關重要,一方有違約行為將嚴重影響到當事人訂立合同所期望的經濟利益時,當事人可以不經催告程序而直接單方解除合同。
五、法律規定的其它情形。
如:借款人未按照約定的借款用途使用借款的,貸款人可以停止發放借款,提前回收或者解除合同;承租人未經出租人同意,轉租租賃物,出租人可以解除合同等。
需要說明的是,當事人單方解除合同的,應當通知對方,合同自通知到對方時解除。對方有異議的,可以請求人民法院或仲裁機構確認其合同是否有效。
根據我國《合同法》的規定,如果一方單方面終止合同,屬于單方違約,應該按照合同約定的違約責任條款承擔相應的違約責任。如果合同未明確規定違約責任,但是合同一方交納了定金,則交納定金方違約,對方不退還定金,接受定金方違約,則雙倍返還定金。
合同終止合同合同解除的區別在哪里
單方面終止合同違約金如何支付?
退休勞動關系終止合同是否有補償金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贍養糾紛能要之前花去的費用嗎
2021-01-10勞動裁決不服向中級法院申請撤銷裁決的情形
2020-11-29勞動爭議管轄權異議上訴狀
2021-01-13補辦結婚登記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2021-01-21民事訴訟律師費最新標準
2021-01-01贍養費標準的法律依據是什么
2020-11-13反擔保合同期限屆滿反擔保人還需要承擔責任嗎
2020-12-16合同代理人簽字和蓋章效力一樣嗎
2021-02-03哺乳期可以協商一致解除合同嗎
2020-12-13社保減員能否作為勞動關系解除的條件
2021-02-13飛機托運行李丟失如何賠償
2021-03-25建筑工程保險的特點有哪些
2021-03-20保險合同變更中的關鍵詞主要包括了哪些
2020-11-12意外傷害保險合同
2021-01-17人身保險一年多少錢
2021-01-21汽車沒保險能置換嗎
2020-12-17保險期間和保證領取年限
2020-12-07農村集體土地使用年限是多久
2021-01-14土地流轉合同書
2021-01-12遇到暴力拆遷時應該怎么做
2021-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