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合同解除的法定條件有哪些
合同法第94條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當事人可以解除合同:
1、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實現合同目的。不可抗力致使合同目的不能實現,該合同失去意義,應歸于消滅。在此情況下,我國合同法允許當事人通過行使解除權的方式消滅合同關系。
2、在履行期限屆滿之前,當事人一方明確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為表明不履行主要債務。此即債務人拒絕履行,也稱毀約,包括明示毀約和默示毀約。作為合同解除條件,它一是要求債務人有過錯,二是拒絕行為違法(無合法理由),三是有履行能力。
3、當事人一方遲延履行主要債務,經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內仍未履行。此即債務人遲延履行。根據合同的性質和當事人的意思表示,履行期限在合同的內容中非屬特別重要時,即使債務人在履行期屆滿后履行,也不致使合同目的落空。在此情況下,原則上不允許當事人立即解除合同,而應由債權人向債務人發出履行催告,給予一定的履行寬限期。債務人在該履行寬限期屆滿時仍未履行的,債權人有權解除合同。
4、當事人一方遲延履行債務或者有其他違約行為致使不能實現合同目的。對某些合同而言,履行期限至為重要,如債務人不按期履行,合同目的即不能實現,于此情形,債權人有權解除合同。其他違約行為致使合同目的不能實現時,也應如此。
5、法律規定的其他情形。法律針對某些具體合同規定了特別法定解除條件的,從其規定。
二、合同協議解除的條件是什么
合同協議解除的條件,是雙方當事人協商一致解除原合同關系。其實質是在原合同當事人之間重新成立了一個合同,其主要內容為廢棄雙方原合同關系,使雙方基于原合同發生的債權債務歸于消滅。
協議解除采取合同(即解除協議)方式,因此應具備合同的有效要件,即:當事人具有相應的行為能力;意思表示真實;內容不違反強行法規范和社會公共利益;采取適當的形式。
對于合同解除的條件具體可以分為兩大類,包括了法定解除條件和約定解除條件,前者就是在有《合同法》等相關法律明確規定的情形下,當事人依法解除合同,而后者屬于在雙方約定的情形來解除合同。無論是通過哪種方式解除合同,當事人都要必要出現糾紛,不然多少會對自身利益造成損害。
合同違約方能否主張解除合同
職工不簽字能解除合同嗎?職工不簽字該怎么辦?
解除合同通知對方拒收怎么辦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銀行查資金流動算侵犯隱私嗎
2021-03-09協警有執法權嗎
2021-02-06新三板精選層如何開戶
2020-12-09婚前財產婚后買房算個人財產嗎
2020-11-22挪用公款罪和挪用資金罪的區別是什么
2021-02-17物件損害責任案中哪些免責事由是可以適用的
2020-12-04實名購房有什么作用
2020-11-23房屋中介居間不成功能求償嗎
2021-01-15分公司可以與員工簽訂勞動合同嗎
2020-11-24什么是人事外包
2020-11-19湖南省疫情期間工資如何發放
2021-02-13對投保人不如實申報被保險人年齡的法律后果有哪些
2021-02-27設立外資保險公司需要提交哪些文件
2021-01-25投保人的權利有哪些,做投保人應具備哪些條件
2020-12-05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
2021-01-27簽訂集體土地承包合同有哪些法定程序
2021-02-25城中村拆遷補償標準能參照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標準嗎
2021-03-02國家對農村房屋拆遷補償標準是什么
2021-02-04地鐵拆遷城中村的拆遷補償可以參考城市房屋嗎
2020-12-09工廠拆遷工人如何賠償
2021-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