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合同解除后如何承擔違約責任
合同解除后,合同關系解除,就不存在違約責任。但《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九十七條規定‘合同解除后,尚未履行的,終止履行,已經履行的,根據履情況和合同性質,當事人可以請求恢復原狀、采取其他補救措施,并有權要求賠償損失。所以,合同解除后的法律后果不表現為違約責任,而是一種民事責任,主要包括不當得利返還責任和損害賠償責任。
二、合同解除的法定條件有哪些
1、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實現合同目的。不可抗力致使合同目的不能實現,該合同失去意義,應歸于消滅。在此情況下,我國合同法允許當事人通過行使解除權的方式消滅合同關系。
2、在履行期限屆滿之前,當事人一方明確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為表明不履行主要債務。此即債務人拒絕履行,也稱毀約,包括明示毀約和默示毀約。作為合同解除條件,它一是要求債務人有過錯,二是拒絕行為違法(無合法理由),三是有履行能力。
3、當事人一方遲延履行主要債務,經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內仍未履行。此即債務人遲延履行。根據合同的性質和當事人的意思表示,履行期限在合同的內容中非屬特別重要時,即使債務人在履行期屆滿后履行,也不致使合同目的落空。在此情況下,原則上不允許當事人立即解除合同,而應由債權人向債務人發出履行催告,給予一定的履行寬限期。債務人在該履行寬限期屆滿時仍未履行的,債權人有權解除合同。
4、當事人一方遲延履行債務或者有其他違約行為致使不能實現合同目的。對某些合同而言,履行期限至為重要,如債務人不按期履行,合同目的即不能實現,于此情形,債權人有權解除合同。其他違約行為致使合同目的不能實現時,也應如此。
5、法律規定的其他情形。法律針對某些具體合同規定了特別法定解除條件的,從其規定。
若是合同因為違約行為而導致解除,雖然其中存在違約的情況,但畢竟此時合同已經被解除,雙方的權利義務也不復存在,因此就不要再繼續追究違約責任。于是按照規定,此時并不會再表現為違約責任,而是轉變為民事責任。在承擔的時候,就可以要其之前違約的一方恢復原狀、采取補救措施,就造成的損失也可以要求作出賠償。
合同解除后的違約責任還需要承擔嗎?
合同違約方能否主張解除合同
單方解除合同需多少違約金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貨物在運輸過程中毀損如何認定責任主體
2021-03-04申請法律援助應當符合的基本條件
2021-03-03如何能打贏借條官司
2020-12-25新三板掛牌所需主要文件
2021-03-06惡意轉移夫妻財產怎么分割財產
2020-11-10婚前債務需要進行公證嗎
2020-12-01孩子的法定監護人一般是一個還是兩個
2021-02-21怎樣認定交通事故認定書
2020-11-13公司合同書上寫著半年內離職扣工資合法嗎
2020-11-19工會法人未變更前勞動關系是否有效
2021-03-17冤假錯案怎么舉報
2021-03-19有酒駕記錄對信用有什么影響嗎
2021-01-29勞務承包合同適用什么法
2020-12-05勞動糾紛時企業法人可否變更
2021-02-06哪些原因會導致保險合同終止
2021-03-18意外受傷保險不理賠怎么處理
2021-02-16超額投保出險后如何理賠
2021-01-07車禍后異地維修保險如何處理
2021-02-09副駕駛人員跳車身亡保險公司應按照什么標準賠償
2020-12-02土地流轉合同怎么填
2021-0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