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民法通則、合同法的規定,以及目前我國的司法實踐,構成違約責任必須同時具備以下四個條件:
第一,行為,也就是一方當事人必須有不履行合同義務或者履行合同義務不符合約定的行為,這是構成違約責任的客觀條件。違約行為只能在特定的關系中才能產生。違約行為發生的前提是,當事人之間已經存在著合同關系。如果合同關系并不存在(如尚未成立,或已被解除,或被宣告無效),則不發生違約行為。
第二,過錯,即違約一方當事人主觀上有過錯,這也是違約責任的主觀要件。當事人違約可能有各種原因,如不可抗力、對方違約等。因這些原因引起違約,當事人不能承擔違約責任。只有因違約當事人的原因造成違約責任。因此,違約當事人要承擔違約責任,主觀上必須要有過錯。而在雙方過錯的情況下,過錯的大小是其承擔違約責任大小的依據。
第三,損害事實,損害事實指當事人違約給對方造成了財產上的損害和其他不利的后果。從權利角度考慮,只要有違約行為,合同債權人的權利就無法實現或不能全部實現,其損失即已發生。在違約人支付違約金的情況下,不必考慮對方當事人是否真的受到損害及損害的大小;而在需要支付賠償金的情況下,則必須考慮當事人所受到的實際損害。
第四,因果關系 ,即違約行為和損害結果之間存在著因果關系。違約當事人承擔的賠償責任,只限于因其違約而給對方造成的損失。對合同對方當事人的其他損失,違約人自然沒有賠償的義務。違約行為造成的損害包括直接損害和間接損害,對這兩種損害違約人應賠償。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征地補償計算公式是怎樣的呢
2021-02-12小孩的撫養權能寫進婚內協議嗎
2021-01-25賣方收了定金能違約嗎
2021-02-04婚姻法關于離婚協議法律如何規定
2020-11-18股票如何繼承
2020-11-26租房遇到黑中介不退定金怎么辦
2020-12-24山洪災害保險賠嗎
2021-03-23如何選擇保險公司和代理人
2021-01-24人身保險合同中“違法行為免賠”條款應該如何理解
2021-01-07《外資保險公司管理條例》中罰款5至30萬的情形
2021-01-25保險合同的中止的定義是什么
2021-01-24無責方保險理賠需要什么資料
2021-03-12投保人在投保時應如何保護自己的利益
2020-11-15有證房和無證房拆遷補償相差多少
2020-12-09公益拆遷補償太低怎么辦
2021-01-29不服征地拆遷補償方案,可以申請行政復議嗎
2020-12-11農村空心房拆遷補償最新標準,拆遷一平米補償多少
2020-12-21無證面積不等于違建面積,可以主張合理的補償
2020-11-26拆遷房在未辦理房產證時能否改名字
2021-01-30公房承租人如何分配房屋拆遷款
2021-0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