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上,合同就是交易的雙方要求對方按約履行其義務,并借此達到自己合同利益的協議。那么,根據我國合同法的規定,合同的買方究竟有哪些義務呢?此外,在實踐中,若是買方不履行合同義務應該如何賠償呢?下面將為您做一個較為詳細的講述。
一、買方有哪些義務
1、支付價款。
價款是買受人獲取標的物的所有權的對價。依合同的約定向出賣人支付價款,是買受人的主要義務。買受人須按合同約定的數額、時間、地點支付價款,并不得違反法律以及公共秩序和善良風俗。合同無約定或約定不明的,應依法律規定、參照交易慣例確定。
2、受領標的物。
對于出賣人交付標的物及其有關權利和憑證,買受人有及時受領義務。
3、對標的物檢查通知的義務。
買受人受領標的物后,應當在當事人約定或法定期限內,依通常程序盡快檢查標的物。若發現應由出賣人負擔保責任的瑕疵時,應妥善保管標的物并將其瑕疵立即通知出賣人。
二、買方不履行合同該如何賠償
買方拒絕接受貨物時,依客觀計算方法,應按合同價格與違約時的市場價格來確定賣方遭受的損失,這一點與賣方不交貨的計算方法相同。當然,如果貨物價格在不斷下跌,一般沒有可得利益的損失,就不能以價格來計算損失額。
在賣方違約時,買房不履行一般不用賠償。在違約合同中,可分為“一般瑕疵履行和加害履行”。一般瑕疵履行包括數量不足、質量不符、履行方法不當、履行地點不當、履行遲延等多種形式,當事人履行合同除有一般瑕疵外,還造成對方當事人的其他財產、人身損害的,為加害履行。一般瑕疵履行有兩種表現:
1、賣方交付時的貨物有瑕疵。
在這種情況下,如果標的物能夠修理,那么損失賠償額原則上應按照修理該標的物所需要的合理的修理費來確定。所謂合理,是指在正常情況下,修理該有瑕疵的貨物所必須支出的費用,即使修理結果并不能達到合同所規定的質量,違約方也應當支付已經花費的修理費。
2、賣方遲延履行。
在賣方遲延交付貨物的情況下,如果買方收到了貨物,要根據貨物應該交付時的市場價格與實際交付的市場價的差額來計算。因為在遲延履行情況下,買方的實際損失是從履行期到實際交付貨物期間所遭受的損失。
綜上,是關于“買方有哪些義務”以及“買方不履行合同該如何賠償”的了有關買方義務、責任的法律知識,希望對解決您的法律問題能有一定的幫助。在交易中,假如賣方遲延履行了,并且在這個遲延履行的期間,貨物價格上漲了,那只要買方能證明這一點,就可以以這一最高價格為基點計算損失額。而如果作為買方的您不知道應該如何證明的話,那么建議您可以去咨詢一下專業的律師,讓律師為您提供有效的幫助。
解決宅基地買賣糾紛有哪些辦法?
商品房買賣合同糾紛司法解釋的內容有哪些?
二手房買賣合同糾紛法律法規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股權登記的流程是什么
2021-02-28申請人能否撤回專利權授予申請
2020-12-01集體所有的不動產和動產包括什么
2020-12-16惡意公示催告后果
2021-03-19無房產證原件能否過戶
2020-11-25雇傭關系下的猝死賠償嗎
2020-12-14小區景觀燈漏電致女童死亡,物業要承擔責任嗎
2021-01-13建筑工程保險的保險責任有哪些
2021-03-10被保險人自殺保險公司會不會賠償
2020-12-30藥品超出保險條款范圍 法院判決保險公司賠償
2020-11-24工程保險費取費標準
2020-12-05保險單車架號錯了理賠怎么進行
2021-02-21家庭保險公司不足額理賠怎么處理
2021-03-19保險合同的解除權如何行使
2021-02-04交通事故后被保險人如何向保險公司索賠
2020-11-29土地承包合同在什么情況下可以解除
2020-12-16承包土地轉包合法有效嗎
2021-03-25土地承包的含義是什么
2021-02-10最新土地轉讓協議書范本格式是什么
2020-12-31家庭承包土地怎么轉讓
2021-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