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口頭合同訴訟管轄權如何確定?
如果當事人有口頭約定管理權的,以約定為準,如果沒有約定的,以合同的履行地的法院進行管轄。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十條關于“當事人訂立合同,有書面形式、口頭形式和其他形式”的規定,人們除法律、行政法規規定采用書面形式的合同外,均可采用口頭形式訂立合同或協議。
口頭合同,只要其內容不違反法律和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一方沒有以欺詐、脅迫的手段訂立合同,損害國家利益。雙方不是惡意串通,損害國家、集體或者第三人利益;雙方不是以合法的形式掩蓋非法目的;沒有損害社會公共利益;訂立合同的主體具有民事行為能力和民事權利能力;意思表示真實,這個合同就成立并具有 法律效力,受法律保護。
二、口頭合同是否適用地域管轄呢?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十四條規定:因合同糾紛提起的訴訟,由被告住所地或者合同履行地人民法院管轄。最高人民法院有關司法解釋中曾明確規定口頭(原稱口頭購銷合同)不依履行地確定案件管轄。民訴法第二十四條是有關合同糾紛的一般管轄規定,如無司法解釋或法律作出特別規定外,在確定合同糾紛的管轄法院時,應適用這一規定。司法解釋只規定口頭購銷合同不適用履行地管轄,并未對其他類型的口頭合同作出特別規定,因而其他口頭合同問題仍應依照民訴法第二十四條適用履行地管轄。
《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條規定:當事人訂立合同,有書面形式、口頭形式和其他形式。因而,口頭借款合同的效力為我國法律所認可。口頭借款合同往往對合同的履行地不作明確約定,來信咨詢的情況亦是如此,在此情形下首先要確定合同的履行地。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八十八條第二款第(三)項規定:履行地點不明確的,給付貨幣的,在接受給付一方的所在地履行,其他標的在履行義務一方的所在地履行。由此,與借款合同有關的還款糾紛的履行地自然在債權人(出借人)一方。
公民在與他人進行約定后也是會簽訂相應的合同,同時在合同中也是會寫明雙方的權利和義務,在訂立合同時可以通過書面形式、口頭形式和其他形式來實現的,如果在后續的合同履行過程中出現了任何的違約或者糾紛情況雙方也是可以通過向法院提起訴訟的方式來解決。
怎么就合同糾紛確定管轄法院
合同糾紛由哪個法院管轄?
勞動合同糾紛的管轄法院如何確定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商品房買賣合同簽訂后,開發商可以抵押嗎
2020-12-03學籍檔案證明樣本
2020-12-23公司的股東會如何行使職權
2021-01-14人被車撞了有哪些賠償
2020-11-14如何認定夫妻債務
2021-03-15債務人可以放棄遺產繼承嗎
2021-03-03信用卡多久不還上征信
2021-01-25通過恐嚇業主承攬工程行為人是否構成犯罪
2021-03-16房產保全取消多久能過戶
2020-12-07勞務派遣合同終止情形
2020-12-07間隔多久才算勞動關系中斷
2020-11-14勞動爭議的追訴期是幾年
2020-12-19拖欠農民工工資十年以上怎么進行補償
2021-01-15發生哪些事故時保險公司可以不賠償
2021-01-05私家車投保有哪些需要注意的事情
2021-02-24保險公司以不屬于事故項目拒賠未說明的條款有效嗎
2021-03-12購買財產保險時要注意什么問題
2021-03-21買車險要注意哪些誤區
2020-11-11車輛自燃險有必要買嗎
2021-03-24什么是出口產品責任保險?
2020-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