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醫療事故是什么地方解決
可以向衛生局反映,也可以直接向法院起訴。不過要注意,當事人既向衛生行政部門提出醫療事故爭議處理申請,又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的,衛生行政部門不予受理;衛生行政部門已經受理的,應當終止處理。
根據國務院《醫療事故處理條例》第十四條的規定:
發生醫療事故的,醫療機構應當按照規定向所在地衛生行政部門報告。
發生下列重大醫療過失行為的,醫療機構應當在12小時內向所在地衛生行政部門報告:
(一)導致患者死亡或者可能為二級以上的醫療事故;
(二)導致3人以上人身損害后果;
(三)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和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規定的其他情形。
二、醫院誤診免責的情形有哪些
根據法律上的規定,醫院發生誤診,可以免責的情況包括以下幾種:
1、屬于醫療意外的
醫療過失的存在須以醫生違反注意義務為前提,如若侵權行為的發生并非醫生的注意能力之所及,即屬于不可抗力的范疇,則不存在所謂醫療過失的問題。
2、病人的疾病自然轉歸
要是像長期的高血壓引起動脈硬化,動脈硬化促使血壓升高,醫師診斷后,患者情緒激動突發腦出血出現偏癱,對此后果醫師可以免責。
3、難以避免的并發癥
并發癥是指在診療護理過程中,病人發生了現代醫學科學技術能夠預見卻不能避免和防范的不良后果,而這種不良后果的發生與醫方是否存在過錯沒有直接因果關系。
4、患者一方的過錯
基于侵權法理論,醫院如想免責,則損害結果必須完全是由患方過錯所致,否則就不能構成免責事由。如果雙方都有不同程度過錯,則應分別從原因力及各自的過錯程度這兩個方面來確定其雙方的法律責任。
醫生誤診的情況下,可以包括使用藥劑錯誤等情況,可能對患者造成一定的損傷,具體情況下,應當根據法律規定的程序和要求進行處理,特別是涉及到造成患者死亡等情況的,可以還需要追究醫生的刑事責任,應當由司法機關根據實際情況來處理。
醫患雙方在平等自愿的基礎上簽訂的和解協議和調解協議,只要是雙方真實的意思表示,不存在違反法律、法規規定的情況,應當認定其法律效力,但是協議對法院審理案件不具有約束力,不能產生、剝奪或者限制一方當事人訴權的法律效力,因此達成和解和調解協議也是可以提起訴訟的。
醫療事故賠償應考慮的因素有哪些
醫療事故責任糾紛是怎樣認定的
收集醫療事故糾紛的證據要注意哪些問題?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臨時工在上班途中受傷也可以獲得工傷賠償嗎
2020-11-21有勞動糾紛案子的員工檔案保管時間是多久
2020-11-30訴訟時效過了就可以不還錢嗎
2021-02-15如何聘請律師?
2020-12-07公司監事會的責任是什么
2021-03-17如何申請商標注冊
2020-12-07欠錢的違約了保證人要提前承擔責任嗎
2021-02-28合同違約責任怎么寫
2021-02-07交通事故工傷怎么賠償
2020-12-20申請人評殘情況公示期限
2021-01-12連帶責任征信多久能消除
2020-12-31離婚了房產證還押在銀行如何過戶
2021-03-10合同債權質押涉及到三方當事人是誰
2020-11-10多長時間內民間借貸能訴訟
2021-01-23房產證沒過戶可以直接辦不動產嗎
2021-03-10簽訂勞動合同試用期過了沒漲工資怎么辦
2020-12-10離退休不滿5年能解除合同嗎
2021-01-31怎么辦理解除勞動關系手續
2021-01-24自愿加班能要求加班工資嗎?
2021-01-13從事勞務派遣是否需要資質
2020-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