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合同中規定仲裁的已經裁決不能訴訟嗎
雙方若約定了有效的仲裁條款,就不能再通過訴訟方式解決。我們都知道現在合同的糾紛是越來越多,有些人也是為了能節約時間沒有向法院起訴,根據雙方的自愿,直接請了仲裁機構調解與判決。
《仲裁法》第26條:當事人達成仲裁協議,一方向人民法院起訴未聲明有仲裁協議,人民法院受理后,另一方在首次開庭前提交仲裁協議的,人民法院應當駁回起訴,但仲裁協議無效的除外;另一方在首次開庭前未對人民法院受理該案提出異議的,視為放棄仲裁協議,人民法院應當繼續審理。
二、什么是仲裁?
仲裁(Arbitration)是指由雙方當事人協議將爭議提交(具有公認地位的)第三者,由該第三者對爭議的是非曲直進行評判并作出裁決的一種解決爭議的方法。仲裁異于訴訟和審判,仲裁需要雙方自愿,也異于強制調解,是一種特殊調解,是自愿型公斷,區別于訴訟等強制型公斷。
仲裁一般是當事人根據他們之間訂立的仲裁協議,自愿將其爭議提交由非司法機構的仲裁員組成的仲裁庭進行裁判,并受該裁判約束的一種制度。仲裁活動和法院的審判活動一樣,關乎當事人的實體權益,是解決民事爭議的方式之一。
三、仲裁人適用范圍有哪些?
裁的適用范圍是指哪些糾紛可以通過仲裁解決,哪些糾紛不能以仲裁來解決,這就是我們通常講的“爭議的可仲裁性”。
《仲裁法》的第2條規定:“平等主體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之間發生的合同糾紛和其他財產權益糾紛,可以仲裁”。這里明確了三條原則:一是發生糾紛的雙方當事人必須是民事主體,包括國內外法人、自然人和其他合法的具有獨立主體資格的組織;二是仲裁的爭議事項應當是當事人有權處分的;三是仲裁范圍必須是合同糾紛和其他財產權益糾紛。
合同糾紛是在經濟活動中,雙方當事人因訂立或履行各類經濟合同而產生的糾紛,包括國內、國外平等主體的自然人、法人、以及其他組織之間的國內各類經濟合同糾紛、知識產權糾紛、房地產合同糾紛、期貨和證券交易糾紛、保險合同糾紛、借貸合同糾紛、票據糾紛、抵押合同糾紛、運輸合同糾紛和海商糾紛等,還包括涉外的、涉及香港、澳門和臺灣地區的經濟糾紛,以及涉及國際貿易、國際代理、國際投資、國際技術合作等方面的糾紛。
其他財產權益糾紛,主要是指由侵權行為引發的糾紛,這在產品質量責任和知識產權領域的侵權行為見之較多。
根據仲裁法的規定,有兩類糾紛不能仲裁:
1、婚姻,收養,監護,扶養,繼承糾紛不能仲裁,這類糾紛雖然屬于民事糾紛,也不同程度涉及財產權益爭議,但這類糾紛往往涉及當事人本人不能自由處分的身份關系,需要法院作出判決或由政府機關作出決定,不屬仲裁機構的管轄范圍。
2、行政爭議不能裁決。行政爭議,亦稱行政糾紛,行政糾紛是指國家行政機關之間,或者國家行政機關與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以及公民之間,由于行政管理而引起的爭議。外國法律規定這類糾紛應當依法通過行政復議或行政訴訟解決。
《仲裁法》還規定:勞動爭議和農業集體經濟組織的內部的農業承包合同糾紛的仲裁,由國家另行規定,也就是說解決這類糾紛不適用仲裁法。這是因為,勞動爭議,農業集體經濟組織內部的農業承包合同糾紛雖然可以仲裁,但它不同于一般的民事經濟糾紛,因此只能另作規定予以調整。
綜上所述,一般來說合同中除了規定雙方的權利與義務以外,還會規定一些仲裁中的訴訟程序等,如果在當時沒有定仲裁協議和仲裁條款的,那么就可以認定為無效,期間也是還可以向法院提起訴訟的,主要需要結合整個案情的實際情況來決定是否有權利起訴。
勞動者不服勞動仲裁起訴狀怎么寫
申請勞動仲裁需要什么材料
哪些情況可以申請勞動仲裁?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刑事訴訟流程是怎樣的呢
2020-12-10權錢壞軍婚 案發進牢獄
2021-02-16親屬在婚姻家庭法上的效力有哪些
2021-01-09支票保付與承兌之區別
2021-01-14違法解除勞動合同有什么后果
2021-03-21違約損害賠償與侵權損害賠償的不同
2020-12-03《侵權責任法》與校園安全責任
2021-02-10試用期合同范本
2020-12-09試用期要離職領導不批怎么辦
2021-02-17了解人壽保險的訴訟時效和免責事由
2021-02-13員工意外保險合同的相關內容有哪些
2021-01-25旅游意外保險的保障有什么
2021-01-29我國產品責任的損害是如何賠償的
2021-01-05旅游保險要注意六個誤區是什么
2021-02-11保險合同生效有什么含義
2020-12-09保險合同糾紛管轄權爭議上訴案
2021-01-19從保險代理人處買到不存在的保險
2020-11-25保險公司財產損害賠償答辯狀
2021-01-17保險原則有哪些
2020-11-29意外傷害保險介紹
2021-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