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民事訴訟法里有不有合同詐騙罪?
民事訴訟法是可以有合同詐騙罪的,可以向法院提起刑事附帶民事訴訟,刑事附帶民事訴訟是指司法機關在刑事訴訟過程中,在解決被告人刑事責任的同時,附帶解決因被告人的犯罪行為所造成的物質損失的賠償問題而進行的訴訟活動。
《刑事訴訟法》規定,被害人由于被告人的犯罪行為而遭受物質損失的,在刑事訴訟過程中,有權提起附帶民事訴訟。刑事附帶民事的好處有:
1、無須支付訴訟費用;
2、被告人家屬為獲取受害人諒解進而讓被告人從輕處理,一般會積極賠付并付款到位。
刑事訴訟法第77條規定,被害人由于被告人的犯罪行為而遭受物質損失的,在刑事訴訟過程中,有權提起附帶民事訴訟。如果是國家、集體財產遭受損失的,人民檢察院在提起公訴的時候,可以提起附帶民事訴訟。人民法院在必要的時候,可以查封或者扣押被告人的財產。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刑事附帶民事訴訟范圍問題的規定》第五條規定“犯罪分子非法占有、處置被害人財產而使其遭受物質損失的,人民法院應當依法予以追繳,或者責令退賠。被追繳,退賠的情況,人民法院可以作為量刑情節予以考慮。經過追繳、退賠仍不能彌補損失,被害人向人民法院民事審判庭另行提起民事訴訟的,人民法院可以受理”。
二、合同詐騙罪構成要件
1、 本罪侵犯的客體是合同管理秩序和公私財產所有權。
2、本罪在客觀方面表現為在簽訂、履行合同過程中,騙取當事人財物,數額較大的行為。刑法規定了五種犯罪行為方式。
3、本罪的主體是一般主體,自然人和單位均可以構成本罪的主體。
4、本罪在主觀方面由故意構成,且須以非法占有為目的。即行為人明知自己的行為是在騙取他人的財物,但出于非法占有的目的,積極追求犯罪結果的發生。本罪的犯罪動機可以是多種多樣的。行為人主觀上沒有上述詐騙故意,只是由于種種客觀原因,導致合同不能履行或所欠債務無法償還的,不能以詐騙罪論處。構成詐騙罪的行為人主觀上的非法占有目的,既包括行為人意圖本人對非法所得的占有,也包括意圖為法人、單位或第三人對非法所得的占有。
需要明確的是,合同詐騙罪雖然一般屬于刑事訴訟案件,但涉及到詐騙罪中涉及的相關經濟損失或者其它情況造成的民事訴訟責任的,是可以以民事訴訟法中的民事責任來進行認定的,具體的賠償和量刑情況應當由司法機關根據相關法律規定來進行處理,避免出現違反法律的情況。
合同詐騙罪的司法解釋
合同詐騙罪報案材料有哪些
常見的合同詐騙手段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勞動仲裁后可以申請復議嗎
2021-01-04擔保法是如何規定保證人追償權的
2020-11-28有規定孩子三周歲內離婚歸媽媽嗎
2021-01-29宣告死亡的申請人范圍
2020-11-22撫恤金發放標準是怎樣的
2021-03-23如何進行個人帳戶的轉移
2020-12-20被迫簽訂有欺詐性合同怎么辦
2021-01-19解除合同經濟補償應該如何支付
2021-01-06終止勞動合同是否可以要求賠償
2021-03-16根據勞動法公司倒閉員工怎么賠償
2021-02-27給父母買保險要注意什么問題
2021-02-18“私了”事故中證據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2021-02-16保險合同保證義務的執行主體是誰
2020-11-23保險條款應當合理解釋
2021-03-22抗辯權保險法是怎么規定的
2021-02-15保險事故涉及多個受害人怎么理賠
2020-11-16投保人虛報年齡保險公司是否可以解除保險合同
2020-11-17保險合同采取的形式包括什么
2021-03-15保險代理人的職能有什么
2021-01-03保險條款解讀-旅游保險
2021-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