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民事訴訟法里有不有合同詐騙罪?
民事訴訟法是可以有合同詐騙罪的,可以向法院提起刑事附帶民事訴訟,刑事附帶民事訴訟是指司法機關在刑事訴訟過程中,在解決被告人刑事責任的同時,附帶解決因被告人的犯罪行為所造成的物質損失的賠償問題而進行的訴訟活動。
《刑事訴訟法》規定,被害人由于被告人的犯罪行為而遭受物質損失的,在刑事訴訟過程中,有權提起附帶民事訴訟。刑事附帶民事的好處有:
1、無須支付訴訟費用;
2、被告人家屬為獲取受害人諒解進而讓被告人從輕處理,一般會積極賠付并付款到位。
刑事訴訟法第77條規定,被害人由于被告人的犯罪行為而遭受物質損失的,在刑事訴訟過程中,有權提起附帶民事訴訟。如果是國家、集體財產遭受損失的,人民檢察院在提起公訴的時候,可以提起附帶民事訴訟。人民法院在必要的時候,可以查封或者扣押被告人的財產。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刑事附帶民事訴訟范圍問題的規定》第五條規定“犯罪分子非法占有、處置被害人財產而使其遭受物質損失的,人民法院應當依法予以追繳,或者責令退賠。被追繳,退賠的情況,人民法院可以作為量刑情節予以考慮。經過追繳、退賠仍不能彌補損失,被害人向人民法院民事審判庭另行提起民事訴訟的,人民法院可以受理”。
二、合同詐騙罪構成要件
1、 本罪侵犯的客體是合同管理秩序和公私財產所有權。
2、本罪在客觀方面表現為在簽訂、履行合同過程中,騙取當事人財物,數額較大的行為。刑法規定了五種犯罪行為方式。
3、本罪的主體是一般主體,自然人和單位均可以構成本罪的主體。
4、本罪在主觀方面由故意構成,且須以非法占有為目的。即行為人明知自己的行為是在騙取他人的財物,但出于非法占有的目的,積極追求犯罪結果的發生。本罪的犯罪動機可以是多種多樣的。行為人主觀上沒有上述詐騙故意,只是由于種種客觀原因,導致合同不能履行或所欠債務無法償還的,不能以詐騙罪論處。構成詐騙罪的行為人主觀上的非法占有目的,既包括行為人意圖本人對非法所得的占有,也包括意圖為法人、單位或第三人對非法所得的占有。
需要明確的是,合同詐騙罪雖然一般屬于刑事訴訟案件,但涉及到詐騙罪中涉及的相關經濟損失或者其它情況造成的民事訴訟責任的,是可以以民事訴訟法中的民事責任來進行認定的,具體的賠償和量刑情況應當由司法機關根據相關法律規定來進行處理,避免出現違反法律的情況。
合同詐騙罪的司法解釋
合同詐騙罪報案材料有哪些
常見的合同詐騙手段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什么是股份轉讓
2021-01-02農村危房改造補償國家是怎么規定的
2021-02-12冤假錯案發生的主要原因刑訊逼供嗎
2021-01-23未成年人侵權監護人擔責嗎
2020-12-25民事訴訟會被限制出境嗎
2021-01-27“上班族”千萬要保存好的東西有哪些
2021-02-04被競業限制的對象如何界定
2021-01-12終止勞動關系領取失業保險條件
2020-12-31勞動報酬規定是怎樣的
2020-12-26辭退老員工屬于非法辭退嗎
2021-03-22實習期沒有簽合同可以直接離職嗎
2021-03-23勞動爭議包括拖欠工資嗎
2020-11-14公司處分不接受可以仲裁嗎
2020-11-11車上人員責任險應該歸誰所有
2021-02-07保單是假的,由誰負責
2021-01-14追尾但是損失不大要報保險嗎
2021-02-24車輛貶值損失保險需要承擔賠償責任嗎
2021-03-14個人信息錯誤保險公司拒賠合法嗎
2021-01-13二手車沒保險違法嗎
2021-03-02保險公司是否應該賠償車輛停運損失
2020-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