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醫療欺詐投訴要去哪里投訴
醫療欺詐行為,可以向衛生局進行投訴。
如果遇到醫療詐騙,如果數額較大,應當報警處理。《刑法》:第二百七十四條 敲詐勒索公私財物,數額較大或者多次敲詐勒索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處或者單處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處罰金。
二、醫療詐騙要承擔的法律后果
我國《侵權責任法》第五十四條規定,患者在診療活動中受到損害,醫療機構及其醫務人員有過錯的,由醫療機構承擔賠償責任。第五十七條規定,醫務人員在診療活動中未盡到與當時的醫療水平相應的診療義務,造成患者損害的,醫療機構應當承擔賠償責任。第六十三條規定,醫療機構及其醫務人員不得違反診療規范實施不必要的檢查。同時,我國《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條規定,詐騙公私財物,數額較大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處或者單處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并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醫療欺詐行為中存在明顯的虛構事實、隱瞞真相的欺詐行為,且詐騙金額如果達到詐騙罪的立案標準,那么就應將對醫療欺詐行為按照詐騙罪定罪處罰。按照詐騙罪的處罰起點數額為界,追究醫療欺詐的民事和刑事法律責任。以江蘇省為例,6000元是詐騙罪的起點,對騙取6000元以下的醫療欺詐行為,要求醫療機構退還醫療費用、罰款、對患者進行精神損害賠償或者懲罰性賠償等民事責任;對于騙取6000元以上的醫療欺詐行為,則對直接責任人按照詐騙罪追究刑事責任,對醫療機構進行罰金處罰。
醫療行為具有特殊性,在醫患關系中,醫療行為的專業性使得醫療工作人員占據絕對信息優勢地位,而患者及其家屬往往對疾病的關切更凸顯這一群體的弱勢地位,對醫護人員的強烈依賴更是難以保證醫患之間的公平。如果經營者具有明顯的欺詐動機,而且服務的數量和質量要求大大背離合同內容或經營者的承諾的,可采用《消法》第49條的懲罰性賠償保護方式。
開發商的欺詐行為有哪些
欺詐訂立的合同承擔哪些法律責任
離婚夫妻一方隱瞞財產算不算欺詐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用人單位遇到勞動爭議怎么辦
2020-11-16證據交換階段患者享有哪些權利
2021-02-11農民土地入股協議書怎么寫
2020-12-21標準專利權人是否可以尋求禁令救濟
2020-11-13經偵傳喚可以不去嗎
2021-03-20施工過程中受傷的哪里的法院有管轄權
2020-12-28訴訟離婚需要收集哪些證據,離婚時需要提供哪些證據
2021-02-08繼承權放棄與繼承權喪失有哪些區別
2020-11-27審查逮捕環節需不需要指定管轄
2020-12-06按揭房能否再次擔保抵押
2021-02-03設立商業銀行要公告嗎
2021-02-04適用免責事由的法律效果是什么
2021-01-14一些基礎性的購房專業名詞
2021-02-22被刑拘后是否可以直接解除勞動關系
2020-11-15公司勞務分包給個人合法嗎
2020-12-29外包的意義
2020-12-16勞動調解后用人單位拒不履行怎么辦
2021-03-02勞動糾紛調解找誰
2020-12-16勞動監察撤訴會通知嗎
2021-01-07人壽保險公司的責任是什么,人壽保險合同有哪些內容
2020-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