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合同糾紛案的解決方式有哪些
合同糾紛的解決方式主要有:協商、調解、仲裁、訴訟等。
1、協商
合同當事人在友好的基礎上,通過相互協商解決糾紛,這是最佳的方式。
2、調解
合同當事人如果不能協商一致,可以要求有關機構調解如,一方或雙方是國有企業的,可以要求上級機關進行調解。上級機關應在平等的基礎上分清是非進行調解,而不能進行行政干預。當事人還可以要求合同管理機關、仲裁機構、法庭等進行調解。
3、仲裁
合同當事入協商不成,不愿調解的,可根據合同中規定的仲裁條款或雙方在糾紛發生后達成的仲裁協議向仲裁機構申請仲裁。
4、訴訟
如果合同中沒有訂立仲裁條款,事后也沒有達成仲裁協議,合同當事人可以將合同糾紛起訴到法院,尋求司法解決。除了上述一般特點之外,有些合同還具有其自愿的特點,如涉外合同糾紛,解決時可能會援引外國法律、而不是中國相關的合同方面的法律。
二、如何選擇合同糾紛的解決方式
仲裁與訴訟制度各有優劣勢,二者形成相互補充的狀態,也構成了我國基本的法律裁判程序。因此,當事人可以根據自身的具體情況來選擇糾紛的解決方式。
1、關于效率。
當事人發生糾紛一般都希望盡可能在短時間內解決,以避免投入更多的財力、時間成本。在這點上,仲裁比較占優勢。首先,仲裁的受理和開庭程序相對簡單,訴訟相對復雜;其次,仲裁實行一裁終局,裁決立即生效。訴訟實行兩審終審,當事人不服一審判決的還可上訴,并且提起上訴程序仍需時間:再次,目前訴訟的案件呈上升趨勢,而人民法院的訴訟資源有限,加之案件的復雜程度、法官的判案水平、社會不良風氣的干擾和影響等因素,一個案件從人民法院受理到判決生效,往往需要較長時間。
2、關于靈活性。
在仲裁中,當事人可以根據自身的情況來選擇仲裁機構、選擇仲裁員,甚至選擇仲裁的時間和地點,選擇適用的實體法。特別是可以據仲裁員的經驗、閱歷、職稱、學歷、品行素養、仲裁水平等諸多方面來自由選擇自己信任的仲裁員。而訴訟則基本確定了受理的法院、審判員、審判的程序、時間及地點。當事人只能通過調整自己的相關情況來應對訴訟。
3、關于專業性。
有些糾紛的事實判別強于法律判斷,而這些事實判別又需要相當豐富的專業方面的知識,這正是仲裁機構既具社會威望、又具備權威的相關專業知識且熟悉法律規范的專家仲裁人員的優勢,因而審理案件更具有權威性和說服力,有利于這些糾紛的解決。而法院的法官往往只具有法律的專業知識,對糾紛所涉的專業知識不一定了解,在事實認定上可能存在不足。
4、關于權利救濟。
仲裁是一裁終局,在快捷方便的同時,又失去了二審的監督作用,沒有了當事人進一步主張權利的回旋余地。當然在法定情況下,當事人是可以向法院申請撤銷仲裁裁決的。而訴訟本來就是二審終審,即便是發生了法律效力的判決,當事人還可以向上級法院申請再審,救濟途徑相對更廣。
由于合同雙方當事人利益點的不同,在因某些事項產生了不同的意見時,將很容易發生合同糾紛。對合同糾紛的解決,當事人可以選擇仲裁或者訴訟的法律方式來解決,具體應該選擇哪種方式,當事人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以及合同所約定的解決方式來確定。不管是仲裁還是訴訟解決,證據的提供都是必不可少的環節,也是最重要的。
怎么處理合同糾紛,有哪些方式?
合同糾紛由哪個法院管轄?
合同糾紛保存證據怎么操作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婚姻法解釋對于違法借債如何規定的
2021-03-21醫療事故訴訟時間多長就不能訴訟了
2021-03-13違法強拆后向哪個部門投訴
2021-01-25違法多長時間不追究
2020-11-23勞務派遣員工檔案如何管理?
2021-01-22法律顧問代理案件需要另收費嗎
2021-01-10婚內協議離婚時為何不生效
2021-01-25解除收養關系協議書主要內容有哪些
2021-03-23交通事故怎么檢驗、鑒定
2021-02-06校園霸凌到底該如何預防
2021-01-16辦理抵押需要扣留房產證嗎
2021-01-14辭退員工要支付經濟補償金嗎
2021-03-17員工單方面解除勞動合同的情形有哪些
2020-11-22員工簽訂七天無工資試用期是否合法
2021-01-12剛簽的勞務派遣合同改簽外包合同合法嗎
2021-03-08五一勞動節幾天三薪
2020-12-19股權激勵糾紛是否屬于勞動仲裁
2020-11-21交通意外險理賠時需注意什么
2021-02-12道路交通事故認定與保險合同條款解釋發生沖突應如何解決
2021-01-16投保人對被保險標的不具有保險利益保險合同無效嗎
2020-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