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經(jīng)濟來往中,人們可能會遇到各種各種的欺詐甚至是詐騙的情況,訂立合同時也可能會遇到合同欺詐的情況。具體來說,有哪些常見的合同欺詐行為呢?當事人在簽訂合同時如果不夠謹慎遭遇了欺詐,將會遭受一定的損失。那么人們在簽合同時如何避免合同欺詐呢?對于這些問題,本文將一一為您進行介紹,希望能夠幫到您。
一、有哪些常見的合同欺詐行為?
合同欺詐是一個廣義的概念,根據(jù)其性質不同,合同欺詐包括兩種即民事欺詐和刑事意義上的欺詐。合同欺詐是以訂立合同為手段,以非法占有為目的,用虛構事實或隱瞞真相的欺騙方法,騙取公私財物的行為。認識上,人們對合同欺詐行為易產生混淆,如合同欺詐與合同詐騙犯罪相等同。
合同民事欺詐是指一方當事人故意告知對方虛假情況,或者故意隱瞞真實情況,誘使或誤導對方基于此作出錯誤的意思表示,以簽訂合同達到欺詐的目的。合同民事欺詐行為的主要方式包括:
1、虛假的質量欺詐行為;
2、虛假的商品標識欺詐行為;
3、虛假的合同主體欺詐行為;
4、虛假的宣傳欺詐行為;
5、虛假的價格欺詐行為。
二、簽合同時如何避免合同欺詐?
1、簽訂合同前必須認真審查交易方的主體資格和履約能力,在達成交易前,可能地要求對方提供蓋有公章的營業(yè)執(zhí)照副本、法人資格證明書、法人授權委托書、經(jīng)辦人員的身份證明等書面材料。若交易方為異地企業(yè),可以委托當?shù)芈蓭熛蚱髽I(yè)所在地工商部門了解其合法性。切忌單憑熟人介紹等不規(guī)范做法草率簽訂合同。此外,企業(yè)的履約能力應重點考慮,通過多種渠道和途徑盡可能地調查交易方現(xiàn)有的、實際的經(jīng)營情況,掌握對方的實際履約能力。
2、招簽訂合同時應由律師或企業(yè)法務人員嚴格審查合同條款,由于合同術語的專業(yè)性要求,律應由師或企業(yè)法務人等法律專業(yè)人士逐條審查合同的主要條款,特別是交易方交貨要求、質量標準、結算方式、價格條款等要力求表述清楚、明確、完整,不能含糊不清或出現(xiàn)歧義理解,以防留下隱患。
3、建立和健全企業(yè)內部合同管理規(guī)章制度,堵塞合同欺詐渠道。企業(yè)合同管理制度上存在的漏洞導致合同詐騙行為發(fā)生的幾率加大,因此企業(yè)應盡可能地完善、健全內部合用管理制度。制度:合同簽訂程序和審批制度、查詢對方資格和資信制度、專用章與合同文本管理使用制度、履行跟蹤監(jiān)督制度以及補救、報案制度等。
相信您在看完上文內容后,能夠對有關“有哪些常見的合同欺詐行為”以及“簽合同時如何避免合同欺詐”等問題有了一定的了解,也希望這些內容能夠幫助您解決您所遇到的問題。在買賣交易中,您需要時刻保持謹慎,簽訂合同時,要注意查看對方是否存在欺詐的情況,不要盲目地相信對方的說辭而簽訂了合同。如果您對于合同的某些內容存在疑問,不確定是否會有欺詐的情形時,不妨咨詢一下合同糾紛方面的專家律師的意見,以避免遭遇了合同欺詐,并遭受無謂的損失的情況。
欺詐訂立的合同承擔哪些法律責任
在房屋租賃合同的履行過程中,常見的欺詐類型有哪些?
購房合同欺詐情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騙取法律援助將會承擔什么后果
2021-02-02賠償責任和人身侵權責任可否并用
2020-11-22以公司名義簽訂的股權轉讓協(xié)議是否有效
2021-02-26贈與合同成立要件是什么
2021-02-11哪些財產不能作為遺產繼承
2021-01-05男女之間是什么法律關系
2020-12-13法人在公司賬戶銀行開戶就可以直接取錢嗎
2021-02-16派遣員工如何中止合同
2020-11-26違法霸占農村公用地如何處罰
2020-12-30國有農場農用地征收如何補償
2021-03-20劃撥用地手續(xù)有哪些
2021-01-17單位違法解除勞動合同 職工可要求經(jīng)濟賠償金
2021-02-17純勞務分包給自然人合法嗎
2021-02-28試用期職工患病企業(yè)怎么辦
2020-12-13公司是否可以單方面給員工降薪
2020-11-12學生 幼兒意外傷害保險合同條款
2020-11-09醫(yī)院認定人死不算 保險公司抗辯不成立
2021-01-07擅自轉讓保險車輛 發(fā)生事故無權索賠
2021-02-21可以委托醫(yī)護人員銷售健康保險產品嗎
2021-01-12銀行貸款禁止投向保險公司嗎
2020-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