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周-先生今日已經委托律師寫好起訴狀,起訴理由就是希望借款人盡快還清欠他的錢,但在被告欄中寫明的借款人有三個:一個是一家企業,另一個是該企業的法人代表,還有就是欠條上寫明的擔保人。那么,這一個債務糾紛中怎么會有一筆欠款中出現三個被告呢?
為高利,貸款給企業
周-先生于2003年初將自己的9萬元錢借給了哈爾濱市的一家某復合肥公司(以下簡稱公司),為什么個人貸款給企業呢?原來,周-先生的一個熟人李某(化名)是該公司的工作人員,他向周-先生介紹,他們的企業正廣泛吸納資金,并以高額的利息回報給借款給他們公司的人,具體利息是月息5%,遠遠高于銀行的利息(同期銀行的存款年息為4.1%)。周-先生一聽,這是一個賺錢的好機會,比銀行利息可高多了,而且沒有利息稅。更重要的是,李某是自己多年的老相識,不會坑害自己,就拿錢出來交給了李某。李某拿到錢后,馬上開了借據給周-先生。在交借據的時候,他向周-先生許諾,公司給的利息是月息5%,而且是每3個月給一次利息,在支付利息的同時,重新寫新的借據。周-先生在交給李某9萬元后,得到了李某所說的借據,上面寫明借款人該公司向被借款人周-先生借人民幣9萬元,并蓋有公司法人代表崔某(化名)的名章,還有擔保單位(也就是該公司)章與經辦人李某的簽字。但上面沒寫明月利息5%的字樣,由于和李某多年相識的關系,周-先生根本沒有產生懷疑。
利息泡湯,本金換來糊涂借據
3個月后,周-先生得到了李某向他承諾的那5%的月利息,自此他徹底相信了這家公司的信譽,同時也對自己當時沒能拿出更多的錢借給該公司而后悔。可令周-先生沒有想到的是,他僅僅得到了這一次利息,又過了3個月時公司沒有向他支付利息,下一個3個月過去同樣也沒有了利息的消息。周-先生開始懷疑該公司的可信度,就找到公司索要自己那9萬元的本金。公司答應歸還其本金,但由于馬上拿不出現金,讓周-先生等一等。周-先生等到了2004年3月還是沒有消息,就去公司找負責人要錢。經過商議,公司答應周-先生于當年的4、5、6三個月分批還款,并重新寫了一個借據,上面還是有李某的簽字和該公司作為擔保單位的蓋章。拿了借據的周-先生已經不奢望能夠獲得巨額利息了,只希望公司能夠遵守還款協議把他的本金還給他。可公司只在隨后的5月31日還了他9000元后就再也沒支付過一分錢。周-先生后來又無數次的找公司要求還款,但公司總是以各種理由推托。在2006年3月,周-先生聽說如果再要不來錢,那么那份借據就到了訴訟時效的期限了,于是就找到公司要求他們無論如何也要在這個月把錢還上。又經過一番商議,公司的財務部門在原有的還款協議上寫明該協議繼續有效,并蓋上了法人代表的名章。這樣又過了兩年,2008年3月周-先生去討借款時,公司財務部門同樣在原還款協議上寫明了該協議繼續有效,同時又加蓋了另一家企業(公司說是在香港注冊的該公司的子公司,后經律師調查在香港并沒有找到該子公司)的公章。
多年的催繳并沒有讓周-先生要回大部分的借款,只是多了一些莫名其妙的借據,這讓周-先生覺得不能再這么等下去了,他找到律師咨詢,尋找解決辦法。在與律師協商后,周-先生決定通過訴訟途徑來解決這場借款風波。
借款人欲蓋彌彰,權力人維權困難
周-先生的代理人、黑龍江博奧律師事務所的陸律師在分析此案時對記者說,由于借款人故意模糊借款主體的行為以及周-先生豪無警惕性和法律常識,使借款人達到了欲蓋彌彰的目的。
從公司開給周-先生的借據上看,借款人主體和承擔責任的擔保人等簽字蓋章一共有公司、李某、法人代表崔某和另一家所謂香港注冊的“神秘公司”,達到四個。這四個主體使權力人周-先生在訴訟中會遇到責任主體不清的問題,而且如果他們相互推諉,就會使訴訟更加艱難。陸律師表示,通過在借據上的簽名以及公章,他們經研究打算把上面所有的相關責任人都列為被告(那家香港注冊的公司因為查找不到住址而不得不放棄),只有這樣才能保證周-先生的權益得到保障。
當心借據有陷阱
借據是借款人向出借人出具的借款書面憑證,是出借人索要欠款的證據。從以往的該類案件來看,因借據內容存有很大異議,或借據字跡錯誤或約定不明,致使借據變為一張廢張,不僅給出借人索款帶來障礙,也給法院的審理帶來難度。因此,正確書寫借據,是出借人實現權利的保障。借據的基本內容包括:借款時間、數額、借款人、出借人、利息約定、還款時間。這樣的借據較為完整,不會產生歧義,也利于當事人主張權利。
律師提醒說,借據是債權債務關系的憑證,但借據有時也會暗藏殺機,在實踐中常見有四種情況。
“模糊型”借據。有的借款人在借據上標明“與他人合伙關系結算后歸還借款”、“買方支付貨款后還錢”、“賺錢后還款”等字眼,當債權人要求其還債時,借款人就會提出約定條件尚未成熟或以還款期限未到為由進行抗辯,為債權人及時追索欠款設置障礙。
“隨意型”借據。有的借款人向出借人立借據時,常常隨隨便便地用小寫的阿拉伯數字來表示借款金額,這給不良出借人惡意篡改借款金額提供了可乘之機。
“無頭型”借據。有的借款人在書面寫借據時有意不寫自己的名字或出借人的名字,有的甚至將出借人和自己的名字一起“遺忘”,致使借據從字面上看根本不知道債務是誰所欠或者應歸還何人,人們常稱之為“無頭”借據。一旦借款人耍賴,給債權人追索欠款增加了很大的麻煩。
“變種型”借據。就是在借據上略施手腳,使借款關系變成其他通常是投資合伙關系,加大了債權風險。如A向B借款20000元,A在寫借據時將其寫為“收條”,注明“收到B20000元”。后A與他人的合伙生意虧損,A就串通他人說B也是合伙人,這20000元屬合伙投資款,所以寫收條而沒寫借條,既然大家合伙的生意虧了,當然就不應返還投資款。B有口難辯,后來花了很大代價請律師調查取證,通過打官司才追回欠款。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肖像權授權是否有期限限制
2021-02-23公司章程與公司法規定不一致時應依哪個為準
2020-11-23立約定金未簽訂合同可以返還嗎
2020-11-17私人租地合同協議書沒有合同期有效嗎
2020-12-05干涉老人婚姻,會不會導致犯罪
2020-11-11勞動合同到申請解除勞動合同申請書怎么寫
2020-11-24債務人逾期還款怎么辦
2020-12-19如何防止二手房中介亂收費
2020-11-30終止的勞動合同應保存多久
2021-01-20一房多租詐騙15萬,一房多租構成犯罪嗎
2021-01-16勞務派遣是否計算賠償年限
2021-01-20勞務關系有哪些法律規定
2021-03-13飛機延誤險怎么理賠
2021-03-16保險合同中的告知義務的性質是強制的嗎
2020-12-25保險公司理賠時會查證件的真假嗎
2021-02-28保單現金價值指的是什么意思
2020-11-13怎樣提高保險理賠效率
2020-12-01汽車投保人維權存在哪些誤區
2021-01-12安全責任事故保險拒賠的理由
2020-11-11平安雇主責任保險條款
2020-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