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您推薦】四方區律師 衛東區律師 惠東縣律師 太倉市律師 寶山區律師 城北區律師 萊山區律師
在合同履行過程中,出現違約情況一點都不奇怪。用有些人的話來說,既然違約了那么就承擔違約責任就好了。但具體就違約責任的形式,我國相關法律中規定了不止一種。那到底違約責任形式具體有哪些呢?律霸小編馬上為你做詳細解答。
一、違約責任形式具體有哪些
1、繼續履行,又稱強制履行,指在違約方不履行合同時,由法院強制違約方繼續履行合同債務的違約責任方式。
2、采取補救措施:根據《合同法》第111條規定:“質量不符合約定的,應當按照當事人的約定承擔違約責任。對違約責任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依照本法第六十一條的規定仍不能確定的,受損害方根據標的的性質以及損失的大小,可以合理選擇要求對方承擔修理、更換、重作、退貨、減少價款或者報酬等違約責任。”
3、賠償損失,即債務人不履行合同債務時依法賠償債權人所受損失的責任。我國合同法上的賠償損失是指金錢賠償,即使包括實物賠償,也限于以合同標的物以外的物品予以賠償。
4、定金責任:《合同法》第115條規定:“當事人可以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約定一方向對方給付定金作為債權的擔保。債務人履行債務后,定金應當抵作價款或者收回。給付定金的一方不履行約定的債務的,無權要求返還定金;收受定金的一方不履行約定的債務的,應當雙倍返還定金。”
5、違約金責任,又稱違約罰款,是由當事人約定的或法律直接規定的,在一方當事人不履行合同時向另一方當事人支付一定數額的金錢,也可以表現為一定價值的財物。
二、違約責任構成條件有哪些
違約責任的構成要件如下:
1、有違約行為;
2、有損害事實;
3、違約行為與損害事實之間存在因果關系;
4、無免責事由。前者稱為違約責任的積極要件,后者稱為違約責任的消極要件。此處僅討論其積極要件,即違約行為。
我國《合同法》中主要規定了五種,包括繼續履行、采取補救措施、賠償損失、定金責任、違約金責任等等,具體采用哪種違約責任形式,可以先看看合同當中是否有約定,要是沒有約定的話,事后也是可以做出補充約定的。
合同法規定違約金上限是多少
合同違約金一般是多少?是否有上限?
合同中未約定違約責任的能否要求支付違約金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醫療糾紛訴訟時效中斷的情形有哪些
2021-01-03如何申請商標注冊
2020-12-07判3年多久可以申請假釋
2021-01-12事實婚姻如何起訴離婚
2021-03-10存單質押貸款辦理手續和具體流程
2020-12-23治安案件金額立案標準是什么
2021-01-12證據保全去哪申請
2021-03-21大連住房公積金提取條件有哪些
2020-11-09國企改制解聘職工經濟補償標準有何規定
2021-03-09勞動合同到期解雇有沒有賠償標準
2021-03-24合同終止協議書有效嗎
2021-01-29勞動保護的措施有哪些
2021-01-05勞務公司違法分包包工頭負什么責任
2020-12-022020年疫情期間辭退員工的補償是多少
2020-12-25含死亡責任的保險合同必須經被保險人書面同意嗎
2021-01-09什么叫地下保單
2021-03-18被列入社會保險嚴重失信人名單的有什么權利
2020-11-28肇事司機拿了發票就能報保險嗎
2021-02-27新保險法中是如何規定人身保險合同的成立與生效
2020-11-08土地承包法實施細則內容是什么
2021-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