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醫療事故處理辦法》第23~25條規定,屬于以下三種情況,由司法機關對直接責任人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1)發生醫療事故或事件后,丟失、涂改、隱匿、偽造、銷毀病案和有關資料,情節嚴重構成犯罪的;
(2)醫務人員由于極端不負責任,致使病員死亡,情節惡劣已構成犯罪的;
(3)借口醫療單位發生醫療事故尋釁滋事,擾亂醫療工作正常秩序,情節嚴重構成犯罪的。
是否追究刑事責任的前提是行為人的行為是否構成了犯罪。《刑法》第三百三十五條規定: 醫務人員由于嚴重不負責任,造成就診人死亡或者嚴重損害就診人身體健康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根據本條之規定,醫療責任事故罪是指醫務人員由于嚴重不負責任,造成就診人死亡或者嚴重損害就診人身體健康的行為。本罪的主體是醫務人員,這里的醫務人員是指獲得《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的診療人員及護理人員;客體是患者的生命健康權;客觀方面是醫護人員有嚴重不負責任的醫療違法行為,包括作為的和不作為的行為;犯罪的主觀方面是醫護人員有過失。
1987年6月29日國務院發布的《醫療事故處理辦法》第2條規定,"醫療事故是指在診療護理工作中,因醫務人員診療護理過失,直接造成病員死亡、殘廢、組織器官損傷導致功能障礙的?本罪所要追究的是醫療責任事故。構成本罪必須具備下述條件:
(1) 醫務人員嚴重不負責任,即客觀上存在違反醫療護理規章制度的行為。
(2) 造成就診人死亡或者嚴重損害就診人身體健康。
(3) 上述違章行為與危害結果之間具有刑法上的因果關系。
(4) 主觀上對違章是故意的,對造成就診人死亡或者嚴重損害結果是過失的,因而主觀具有罪過。
《醫療事故處理辦法》第24條規定:"醫務人員由于極端不負責任,致使病員死亡,情節惡劣已構成犯罪的,對直接責任人員由司法
機關依法追究其刑事責任。"1979年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對醫療責任事故行為沒有單獨定為犯罪,1997年修訂后的新刑法專門設立醫療責任事故罪,對正確處理醫療事故,保護傷病患者的合法權益非常有利。
《醫療事故處理辦法》第23條的規定,對照刑法,構成犯罪的,應該《刑法》第305條偽證罪,第307條第2款幫助毀滅、偽造證據罪等罪。
對照刑法,構成犯罪的,應該《刑法》第293條尋釁滋事罪,第290條第1款聚眾擾亂社會秩序罪等罪。
閱讀延伸:
醫療事故鑒定申請書書寫步驟
醫療事故司法鑒定是什么
發生醫療事故應該怎么辦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軍人結婚申請多久能下來
2021-01-28兩人出于共同故意去打人會怎樣處罰
2020-11-24假釋考驗期多久
2020-11-20非法轉讓土地是否有追訴時效
2021-03-10發生車禍有傷員怎么賠償
2020-12-12陽臺使用權歸誰
2021-03-04房產合同抵押貸款需要房主親自到場嗎
2021-02-28委托協議如何終止
2020-11-21集體土地入市交易規則是什么
2021-02-05企業勞動合同免責協議書有效嗎
2021-01-26勞務派遣終止是否勞動關系終止
2021-03-16離職后利用公司的商業機密合法嗎
2021-02-01我國出口產品責任險的發展現狀
2021-02-28購置房屋怎樣辦理保險
2020-11-1760歲老人被撞保險公司賠多少錢
2021-03-19公司拖欠工人保險如何維權
2020-12-11單位沒按勞動法買保險如何維權
2020-11-08什么時候保險理賠不需要保單
2020-11-26人身保險可不可以重復理賠
2020-12-02可以提前取出養老保險金嗎
2021-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