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是過錯相抵?
過錯相抵規則又稱過失相抵規則,指在加害人依法應承擔損害賠償責任的前提下,如果受害人對于損害事實的發生或擴大也有過錯,則可以減輕加害人的賠償責任。
在醫療損害責任承擔中,產生過失相抵的情形很多,很多情況下損害后果的發生都是醫患雙方共同的因素造成的。比如,醫務人員實施診療行為時存在一定的過錯,該過錯給患者造成了較小的損害,其后患者不遵從醫囑,沒有按時服藥,亦未定期復查,或者在治療時擅自離院,這些行為造成了嚴重的損害后果。
在這種情況下,醫務人員的過錯在前,患者的過錯在后,醫務人員的過錯和患者的過錯共同造成了最終較為嚴重的損害后果。如果單純認定是醫務人員的過錯導致了患者最終的損害后果,顯然有失公允,因此患者的過錯行為就可以減輕醫療機構及其醫務人員的責任。在最終的責任承擔時,應當通過鑒定判定醫患雙方的過錯對損害后果發生的影響大小,來判定醫療機構及醫務人員的責任份額。
二、過錯相抵的構成要件
1、客觀要件
包括兩個方面的內容:(1)必須是損害結果具有同一性。(2)必須是被害人與侵權人之行為,均為損害之原因。即對于同一之損害,不僅侵害人的行為是其發生原因,而且被害人的行為與該損害也具有相當因果關系,而對損害的發生與損害結果的擴大形成助力。要正確理解過失相抵的客觀構成要件,應注意過失相抵與因果關系中斷的區別。二者區別之標準就在于過失相抵客觀方面應具備損害結果同一與原因力競合這兩個基本條件,兩個或一個條件不具備時就可能發生因果關系的中斷。
2、主觀要件
即被害人主觀上有過失。被害人的行為雖然是損害發生的共同原因,但如果被害人沒有過失,仍不能僅據其行為與損害后果具有因果關系減免加害人的責任。關于“過失”的概念,學界有“主觀說”和“客觀說”兩種不同的觀點。“主觀說”認為,過失在主觀上是一種應受譴責的個人心理狀態,廣義的過失包括故意和過失。“客觀說”認為,“過失”是對義務的違反,這種義務是加害人能夠意識到和能夠履行的。“客觀說”建立了一種以“注意義務”為標準的過失檢驗方法。正如王澤鑒先生所說:“過失”是一個不確定概念,過失的認定必須予以具體化,也有待于具體化,應由法官根據案件的具體情況,考量相關因素而為客觀判斷。在一些邊際案型中,還須結合法官的價值判斷。
三、過錯相抵的限制因素
過失相抵原則在適用中的限制,主要包括以下兩個方面:
1、在適用過錯推定責任和無過錯責任原則的特殊侵權案件中,加害人主張減輕其賠償責任所應斟酌的受害人過失,限于重大過失。
2、在加害人因故意或者重大過失致人損害的情形,不適用過失相抵。
原因是:
(1)加害人所負義務為法律上不得侵害他人權益的一般性義務,如違反系法定義務之違反,加害人理應承擔賠償責任,填補受害人所受損失。受害人即使有過失,但其所違反的僅屬非真正法律義務,即對自己的安全利益疏于注意的義務,在其因此而增加加害人責任外負擔時,依公平原則,應減免加害人的責任。但加害人故意侵權或者因重大過失侵權,其故意違反法律義務侵害他人權益的行為,與受害人疏于注意自身安全的行為,非屬同質可比之過失,自不應對受害人過失予以斟酌。
(2)依照《民法通則》第一百二十三條規定:“從事高空、高壓、易燃、易爆、劇毒、放射性、高速運輸工具等對周圍環境有高度危險的作業造成他人損害的,應當承擔民事責任;如果能夠證明損害是由受害人故意造成的,不承擔民事責任。”同理,既然受害人有故意時,加害人即可免責,則在加害人有故意時,也應當排除過失相抵的適用,對責任的分配方是公平的。加害人有重大過失的雖與此有所不同,但在價值評價上,通常將加害人的重大過失視為故意,因而發生法律上相同的效果。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遇到房東不讓轉租的情況應該怎么辦呢
2021-01-18酒駕和醉駕的處罰
2020-12-07貨品買賣合同糾紛有時效性嗎
2021-01-29房產證是夫妻名字抵押貸款需要兩人簽字嗎
2021-01-13在職期間是否有保密費和競業限制費
2021-01-13實習期沒轉正有補償金嗎
2021-01-30勞務承包合同糾紛該如何處理
2020-11-20產品質量和產品責任險
2020-11-26保險公司的押金怎么退
2020-11-07保險合同從何時起開始成立和生效
2020-12-12保險經紀人的法律地位和法律責任分別是什么
2021-01-07投保人的義務
2021-02-27出讓土地自建房違法嗎
2021-01-16土地流轉合同最長期限是多久
2021-01-15公租房拆遷,該跟誰簽協議
2021-02-18如何繼承拆遷安置房
2020-12-18關于房屋拆遷授權委托書的范文
2021-02-01房屋拆遷未過戶該如何維權
2020-11-26快拆遷了能辦的到營業執照嗎
2021-02-07項目征用土地報批的程序是怎樣
2020-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