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癥犯法可以不受懲罰嗎
依據我國相關法律的規定,患有抑郁癥并不是免除懲罰的情形,所以患有抑郁癥的情況下做了犯罪行為的,要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十八條?【特殊人員的刑事責任能力】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認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為的時候造成危害結果,經法定程序鑒定確認的,不負刑事責任,但是應當責令他的家屬或者監護人嚴加看管和醫療;在必要的時候,由政府強制醫療。
間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時候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
尚未完全喪失辨認或者控制自己行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但是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醉酒的人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
第十六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追究刑事責任,已經追究的,應當撤銷案件,或者不起訴,或者終止審理,或者宣告無罪:
(一)情節顯著輕微、危害不大,不認為是犯罪的;
(二)犯罪已過追訴時效期限的;
(三)經特赦令免除刑罰的;
(四)依照刑法告訴才處理的犯罪,沒有告訴或者撤回告訴的;
(五)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
(六)其他法律規定免予追究刑事責任的。
間歇性精神病人犯罪要擔刑責
現行《刑法》規定,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認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為的時候造成危害結果,經法定程序鑒定確認的,才不負刑事責任。
由此可見,精神病人犯罪要想不承擔刑事責任的,必須滿足以下三個條件:
(1)必須是精神病人犯罪;
(2)必須是在不能辯認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為的時候實施犯罪;
(3)必須經法定程序鑒定。
而對間歇性精神病人犯罪的,刑法也明確規定,間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時候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
也就是說,間歇性精神病人犯罪后,即使其本人或其親屬提出其犯有精神病的情況,要求承擔刑事責任,只要經過司法鑒定程序,依法鑒定其在犯罪時是正常的,那么他就要承擔相應的刑事責任
此外,尚未完全喪失辨認或者控制自己行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但是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當然了,對于精神病人是否正常,是否具有辨認、控制能力,都需要依法經過司法鑒定程序確認后,才能確定的。要是當事人或當事人家屬,對鑒定結論不服的,可以要求重新鑒定一次,盡可能確保當事人的合法權益。
以上知識就是小編對相關法律問題進行的解答,依據我國相關法律的規定,患有抑郁癥并不是免除懲罰的情形,所以患有抑郁癥的情況下做了犯罪行為的,要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讀者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涉外離婚律師可以代領傳票嗎
2021-02-17老字號受法律保護嗎
2020-12-10未打轉向燈追尾怎么辦
2021-02-03屬于交通事故工傷的情形都有哪些
2020-12-03法院起訴前調解流程
2021-03-01公民侵犯個人隱私怎么處理
2021-03-05房產證糾紛如何維權
2021-01-08臨時工簽勞動合同后違約該怎么處理
2021-03-10員工辭職是否確認解除勞動關系
2020-12-10勞動保護費的支付標準是什么,如何保護未成年工
2021-01-21運輸保險合同糾紛一案
2020-11-11保險代理合同保存期限是多久
2021-02-16保險合同解釋原則有哪些
2021-02-18自殺保險公司理賠多少
2021-02-12失業保險基金額用途有哪些
2021-03-20企業倒閉了保險怎么辦
2021-03-08保險合同包括哪些形式
2021-01-28自然災害車險賠嗎
2021-01-31保險受益權的喪失與保險人的免責
2021-01-04保險原則:構成保險利益的必要條件
2021-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