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委會違法拆遷,克扣拆遷補償款,可以起訴嗎
農村征地拆遷糾紛一般都與征地拆遷補償款有關,根據《村民委員會組織法》第二十四條規定“涉及村民利益的下列事項,經村民會議討論決定方可辦理:(二)從村集體經濟所得收益的使用。”
根據上述規定我們得知,土地補償費和安置補助費歸集體經濟組織所有,但這不等同于村委會可以隨意對征地拆遷補償款進行分配、發放。村民朋友對于征地補償費用的使用、分配,可以申請村務公開,村委會如果不公開,可以以村委會為被告,依法提起行政訴訟。
根據2018年2月8日施行的《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的解釋》第二十四條第一款明確規定:“當事人對村民委員會或者居民委員會依據法律、法規、規章的授權履行行政管理職責的行為不服提起訴訟的,以村民委員會或者居民委員會為被告。”
上述規定中,將村委會納入了行政訴訟的被告范疇。但并非村委會所有的行為都是可訴的,在下列四種情形中,村委會可以成為行政訴訟的被告:
1、村委會依法行使的帶有強制性的公務行為。
根據規定,村委會具有辦理本村公共事務和公益事業,管理本村屬于村農民集體所有土地和其他財產的職能。針對村委會上述職能產生的行為,可以將村委會作為行政訴訟的被告。例如,不服村委會對村民責任田的分配。
2、法律、法規、規章或者明確授權村委會行使的行政管理職責行為。
村委會的行為通常代表著縣人民政府的意志,因此村委會如果在政府規章或規范性文件的授權下實施了相關管理行為,可以針對這種行為提起行政訴訟,將村委會作為被告。
3、村委會非法行使行政管理職責導致村民權利義務發生變化產生糾紛。
村委會的非法行政行為與其他任何組織和個人無關,應當由其自行承擔行政責任。
4、村委會超越行政機關委托權限實施的行政管理職責行為。
例如鄉(鎮)人民政府委托村委會按規定數額代收該村村民的鄉統籌費,而村委會擅自擴大收費標準向村民多收鄉統籌費,由此產生糾紛的,將村委會作為行政案件的被告。因為委托的行政機關(鄉或鎮人民政府等)只應對受委托的村民委員會在委托在委托權限范圍內以委托行政機關的名義從事的行為負責,對超出權限所從事的行為則應當由村民委員會自行負責。
以上知識就是小編對相關法律問題進行的解答,通過文章分析,違法對土地進行征收拆遷的,村委會克扣拆遷補償款是違法的行為,村委會是可以作為被告被村民起訴的。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貧困戶子女贍養的義務能否免除
2020-12-26車禍多久不起訴什么時候過期
2021-03-12第一查封人有優先受償嗎
2020-12-30撫養費不給會判刑嗎
2021-02-09如何確保售樓書具有法律效力
2020-12-06數罪并罰的法律規定是什么
2020-12-10解除勞動合同能恢復嗎
2021-02-24雇傭合同是否屬于勞務派遣
2020-12-18調崗方式有哪些
2020-11-16壽險理賠有哪些需要注意的事項
2021-01-22人壽保單能轉讓嗎,人壽保險不賠的情形有哪些
2020-12-24不經被保險人同意能解除保險合同嗎
2020-11-29小事故逃逸了還能走保險嗎
2021-02-25保險公司的組織形式的相關問題有哪些
2020-12-29生死兩全保險都有哪些特點
2020-12-29旅行社責任險保險管理辦法內容有哪些
2021-01-14村委會截留拆遷補償款犯法嗎
2020-12-112020年養殖場拆遷補政策是什么
2021-02-04農村拆遷補償款糾紛該如何解決
2021-03-09國有土地使用證拆遷中有用嗎
2020-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