撤銷權的行使應該遵循什么原則
《民法典》于2021年1月1日生效,《合同法》生效日期為2020年12月31日止,屆時此條例被《民法典》所替換,相關的司法解釋也會失效,《民法典》生效前的規定:
(一)必須由撤銷權人以自己的名義通過訴訟程序行使
債權人行使撤銷權,必須以自己的名義請求法院撤銷債務人的不當處分財產的行為。與代位權一樣,撤銷權是具有訴訟意義的權利,不通過私力救濟的方式實現,而必須通過公力救濟即訴訟的方式實現。然而,撤銷權的性質仍屬于實體權利而非訴訟權利。之所以要求以訴訟的方式行使,是因為債權人的撤銷權對第三人利益重大,應由法院審查撤銷權的主體是否適當、要件是否齊備,以避免撤銷權的濫用,保障債務人與第三人的權益不受損害,以真正實現撤銷權制度的立法目的。
(二)撤銷權的行使范圍以債權人的債權為限
根據《合同法》第74條第2款的規定,撤銷權的行使范圍,以債權人的債權為限。債務人不當處分財產的行為超出債權保全必要的部分,不應發生撤銷權的效力。?不過,有學者認為,債權人撤銷權行使的目的在于保全所有的債權,因而其行使范圍不以保權行使撤銷權的一般債權人享有的債權為限,而應以保全全體一般債權人的全部債權為限。
(三)關于撤銷之訴中的被告
如果債務人實施的是單方行為即放棄到期債權,則應以債務人為被告;如果債務人與第三人共同實施無償轉讓財產或低價轉讓財產的行為,則仍應以債務人為被告,但可以將第三人(受益人或受讓人)作為訴訟中的第三人。如果債權人只以債務人為被告提起撤銷權之訴,未將受益人或受讓人列為第三人的,法院可以追加受益人或受讓人為訴訟中的第三人。
(四)撤銷權必須在一定的期限內行使
根據《合同法》第75條的規定:“撤銷權自債權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撤銷事由之日起1年內行使;自債務人的行為發生之日起5年內沒有行使撤銷權的,該撤銷權消滅”。該條規定的1年、5年,其性質均屬于除斥期間,而非訴訟時效,均不適用時效的中止、中斷、延長的規定。其中的1年屬于短期除斥期間,自債權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撤銷事由之日起起算;5年屬于最長除斥期間,自債務人導致其責任財產不當減少的行為發生之日起起算。
綜合上面的介紹,債權人行使撤銷權應該遵循四個方面的原則。相信大家看了上面介紹后,對于撤銷權的行使遵循原則的法律知識有了一定的了解,如果你還有關于這方面的法律問題,請咨詢律霸網律師,他們會為你進行專業的解答。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什么是三級醫療事故
2021-01-16熊**破壞軍人婚姻案
2021-01-13公司沒注銷對法人影響嗎
2021-02-11公司破產欠了一千萬怎么辦
2021-01-15中國公民能不能在外國結婚
2021-03-02取保候審保證書怎樣寫
2020-11-12經理約談說解除合同有效嗎
2020-12-30學生體育課后猝死學校承擔責任嗎
2021-02-14集資房可享受什么政策
2021-03-01競業禁止的含義是什么
2020-11-12單位調崗調職調薪勞動者要如何應對
2021-01-18飛機因天氣原因延誤有賠償嗎
2021-02-10人身保險的概念應該如何理解
2021-01-24保險公司應在多長時間內賠錢
2021-03-17寶馬車主告狀 法院判保險公司支付保險金
2020-11-26酒后駕車致人死亡 保險公司應否擔責
2020-11-24社會保險法第九條規定什么依法維護職工的合法權益
2020-12-03履約保函有效期是多久,履約保險的風險有哪些
2020-12-12網絡投保的銷售情況是怎樣的
2020-12-28利用保險洗錢會受到怎樣的處罰
2021-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