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采購合同的違約責任,是指合同當事人因違反有效政府采購合同的義務所應承擔的不利后果。這種不利后果指的是民事責任而非行政責任,其產生的前提是存在著有效的政府采購合同。自采購人或其委托的采購代理機構與中標或成交供應商簽訂書面的政府采購合同即發生法律效力,并將在當事人之間產生法律拘束力,雙方當事人均應該按照合同約定全面地、嚴格地履行各自的合同義務。
根據我國《合同法》第一百零七條規定,任何一方當事人因違反有效合同所規定的義務均應該承擔違約責任。政府采購合同的當事人自然也不能例外。但我國政府采購法沒有違約責任的法定條款,招標投標法只是規定了供應商的違約責任,但沒有規定采購人或采購代理機構的違約責任。實踐中,對于采購人或采購代理機構的違約行為幾乎都不需要承擔任何不利的法律后果,而對于供應商的違約行為有承擔民事責任的,有承擔行政責任的,也有不僅要承擔民事責任還需要承擔行政責任的等等。下面,我們來進行具體分析。
合同違約責任在適用法律時的不一致
我國《政府采購法》第四十三條第一款規定,政府采購合同適用合同法。根據我國《合同法》第七章中的違約責任,當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義務或者履行合同義務不符合約定的,應當承擔繼續履行、采取補救措施或者賠償損失等違約責任。可見,不論是采購人還是供應商,只要存在違反有效合同的約定義務,都應該承擔相應的違約責任,顯然,這里的違約責任只是民事責任。合同法違約責任章節里沒有規定任何一方的違約行為應該承擔行政責任。但是,依照我國《招標投標法》第六十條規定,中標人不履行與招標人訂立的合同的,履約保證金不予退還,給招標人造成的損失超過履約保證金數額的,還應當對超過部分予以賠償;沒有提交履約保證金的,應當對招標人的損失承擔賠償責任。中標人不按照與招標人訂立的合同履行義務,情節嚴重的,取消其二年至五年內參加依法必須進行招標的項目的投標資格并予以公告,直至由工商行政管理機關吊銷營業執照。從招標投標法的規定來看,供應商如果存在著違約行為,且情節嚴重的,不僅應該承擔民事責任,還需要承擔行政責任。我們知道,我國政府采購法中沒有公開招標程序,而主要的政府采購合同都必須通過招標投標程序完成締約過程,當事人在履行過程中如果發生違約行為分別適用不同的法律會得出不同的結果,如果同時適用《政府采購法》、《合同法》、《招標投標法》的規定,都將使人們走進無所適從的境地。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房屋轉租不得不注意的事
2021-03-09董監高損害了公司利益怎么辦
2021-01-06可以去看守所探監嗎,需要滿足什么條件
2021-02-19華僑、港澳臺居民在內地結婚手續如何辦理
2020-12-29合同債權質押的債務人逾期不履行義務時該怎么做
2021-03-26貸款需要擔保的要簽擔保合同嗎
2021-02-10商鋪員工在商場摔傷的話誰來承擔責任
2021-01-28農村集體土地房屋可以遺贈嗎
2021-01-18公司規章制度需要公示嗎
2020-11-22勞動合同寫錯劃掉可以嗎
2021-01-22保密協議是否需要支付保密費
2020-12-09涉外勞動爭議管轄
2021-03-16產品質量責任保險對哪些情形負保險責任
2021-01-11租車公司的車沒有買保險怎么賠償
2021-03-20保險合同約定的保險事故后客戶如何辦理索賠
2021-01-04為什么會出現保險公司的賠款少于車禍事故實際支..
2021-01-22保險受益權行使相關問題
2021-01-31各受益人受益權的關聯性分析
2021-01-10盡早為老年幸福生活買單
2021-01-21土地承包的經營權可以抵押嗎
2021-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