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已獲利息倍數
已獲利息倍數是指上市公司息稅前利潤相對于所需支付債務利息的倍數,可用來分析公司在一定盈利水平下支付債務利息的能力。
計算公式為:?已獲利息倍數=息稅前利潤總額/利息支出
一般情況下,已獲利息倍數越高,企業長期償債能力越強。國際上通常認為,該指標為3時較為適當,從長期來看至少應大于1。已獲利息倍數為負值時沒有任何意義,已獲利息倍數是表示長期償債能力的。
相關知識:已獲利息倍數息稅前利潤
“息稅前利潤”是指利潤表中未扣除利息費用和所得稅之前的利潤。它可以用“利潤總額加利息費用”計算得到,其中的“利息費用”是指本期發生的全部應付利息,不僅包括財務費用中的利息費用,還應包括計入固定資產成本中的資本化利息。由于我國現行利潤表中的“利息費用”沒有單列,而是混在“財務費用”之中,外部報表使用人只好用“利潤總額加財務費用”來估算。
已獲利息倍數的意義
已獲利息倍數反映了企業的經營收益支付債務利息的能力。這個比率越高說明償債能力越強。但是,在利用這個指標時應該注意到會計上是采用權責發生制來核算收入和費用的,這樣,本期的利息費用未必就是本期的實際利息支出,而本期的實際利息支出也未必是本期的利息費用;同時,本期的息稅前利潤與本期經營活動所獲得的現金也未必相等。因此已獲利息倍數的使用應該與企業的經營活動現金流量結合起來;另外最好比較本企業連續幾年的該項指標,并選擇最低指標年度的數據作為標準。
什么是利息支付倍數
利息支付倍數是指企業經營業務收益與利息費用的比率,用以衡量償付借款利息的能力,也叫利息保障倍數。
其計算公式如下:利息支付倍數=稅息前利潤/利息費用。
公式中的稅息前利潤是指損益表中未扣除利息費用和所得稅之前的利潤。
它可以用“利潤總額加利息費用”來預測;利息費用是指本期發生的全部應付利息,不僅包括財務費用中的利息費用,還應包括計入固定資產成本的資本化利息。
通過對本文內容的閱讀,相信大家都有了一定的了解。在實際中這也是很重要的常識問題,特別是對于企業來說能夠說明很多的問題。其次在本文介紹的一些相關知識,大家也可以進行一定的了解,總會有幫助的。如果您有其他問題,歡迎咨詢律霸網專業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行政復議機關可以進行行政調解嗎
2021-02-12冒名頂替勞動仲裁會受理嗎
2021-03-21商標侵權行為有哪些
2020-12-04逼婚是否侵犯婚姻自由
2020-11-11假離婚算離婚么
2020-12-07道路交通事故受害人繼續賠償費用問題
2020-12-17職務違法一般怎么處理
2020-11-20哺乳期可以做勞動合同變更嗎
2020-11-15實習期算不算正式員工
2020-11-262020疫情期間允許公司辭退員工嗎
2020-11-15“三個期限”避免保險合同糾紛的方法有哪些
2020-12-21保險合同案件的特點、問題及對策
2020-12-05設立外資保險公司的批準機構
2021-01-30冒領社會保險是否會進入社保失信人名單
2021-02-21車禍致殘該怎么理賠
2021-02-14分紅保險待遇有什么
2021-01-15什么是土地承包經營權確認糾紛
2021-01-03土地流轉時本集體經濟組織成員享有優先權是指什么意思
2020-12-23全國各地對于拆遷中的公攤面積是如何規定的
2021-03-16拆遷沒有房產證怎么辦
2021-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