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已獲利息倍數
已獲利息倍數是指上市公司息稅前利潤相對于所需支付債務利息的倍數,可用來分析公司在一定盈利水平下支付債務利息的能力。
計算公式為:?已獲利息倍數=息稅前利潤總額/利息支出
一般情況下,已獲利息倍數越高,企業長期償債能力越強。國際上通常認為,該指標為3時較為適當,從長期來看至少應大于1。已獲利息倍數為負值時沒有任何意義,已獲利息倍數是表示長期償債能力的。
相關知識:已獲利息倍數息稅前利潤
“息稅前利潤”是指利潤表中未扣除利息費用和所得稅之前的利潤。它可以用“利潤總額加利息費用”計算得到,其中的“利息費用”是指本期發生的全部應付利息,不僅包括財務費用中的利息費用,還應包括計入固定資產成本中的資本化利息。由于我國現行利潤表中的“利息費用”沒有單列,而是混在“財務費用”之中,外部報表使用人只好用“利潤總額加財務費用”來估算。
已獲利息倍數的意義
已獲利息倍數反映了企業的經營收益支付債務利息的能力。這個比率越高說明償債能力越強。但是,在利用這個指標時應該注意到會計上是采用權責發生制來核算收入和費用的,這樣,本期的利息費用未必就是本期的實際利息支出,而本期的實際利息支出也未必是本期的利息費用;同時,本期的息稅前利潤與本期經營活動所獲得的現金也未必相等。因此已獲利息倍數的使用應該與企業的經營活動現金流量結合起來;另外最好比較本企業連續幾年的該項指標,并選擇最低指標年度的數據作為標準。
什么是利息支付倍數
利息支付倍數是指企業經營業務收益與利息費用的比率,用以衡量償付借款利息的能力,也叫利息保障倍數。
其計算公式如下:利息支付倍數=稅息前利潤/利息費用。
公式中的稅息前利潤是指損益表中未扣除利息費用和所得稅之前的利潤。
它可以用“利潤總額加利息費用”來預測;利息費用是指本期發生的全部應付利息,不僅包括財務費用中的利息費用,還應包括計入固定資產成本的資本化利息。
通過對本文內容的閱讀,相信大家都有了一定的了解。在實際中這也是很重要的常識問題,特別是對于企業來說能夠說明很多的問題。其次在本文介紹的一些相關知識,大家也可以進行一定的了解,總會有幫助的。如果您有其他問題,歡迎咨詢律霸網專業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浙江省交通肇事罪量刑標準(最新標準)
2020-11-22離婚后多久可以賣房子
2020-11-17人身損害賠償如何區分農村和城鎮
2021-01-25當場行政處罰多長時間備案
2021-01-12督促程序和簡易程序的區別是什么
2021-03-04辦理房產證有時間期限嗎
2021-02-25銀行批貸后不放款怎么辦
2021-03-22合同要求不利自己怎么提函
2021-03-12合同糾紛是否能提起侵權之訴
2021-02-03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建筑物區分所有權糾紛案件的解釋
2020-12-27必須和勞動者簽訂勞動合同嗎
2021-03-20患病職工合同期已滿可以終止勞動合同嗎
2020-11-17勞動合同終止的法律問題
2021-02-26給孩子買壽險要注意什么
2020-11-28車險騙賠都有什么特征判別
2021-03-19超過48小時報案保險公司應不應該理賠
2020-12-25山林被征能辦失地保險嗎
2020-12-17保險合同免責條款的概念是什么
2020-11-15什么是出口保險理賠
2020-12-30事故車停運,能要求保險公司賠償間接損失嗎
2020-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