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借貸關系是否成立,不是看有沒有借條,主要看有沒有實際付款和收款行為。如果你確實給付了款項(匯款單、借款人出具的收款收據),他不承認也不行。拒不歸還,可上法院告他。是否構成詐騙要看具體情況。
詐騙(法律名詞)
詐騙,是指以非法占有為目的,用虛構事實或者隱瞞真相的方法,騙取款額較大的公私財物的行為。由于這種行為完全不使用暴力,而是在一派平靜甚至“愉快”的氣氛下進行的,加之受害人一般防范意識較差,較易上當受騙。
受騙原因
雖然詐騙行為的形式是多種多樣的,但是在一些共同的特征把握這些特征予以防范,是可以避免使自己誤入歧途、落入圈套的。更何況很多騙子的手段并不見得很高明,受騙的主要原因還是出于受害人本身。一般說來,受害人具有一些不良或幼稚的心理意識,是詐騙分子之所以能輕易得手的關鍵。通常,下面幾種不良心理意識易被詐騙分子利用:(1)虛榮心理;(2)不作分析的同情、憐憫心理;(3)貪占小便宜的心理;(4)輕率、輕信、麻痹、缺乏責任感;(5)好逸惡勞、想入非非;(6)貪求美色的意識;(7)易受暗示、易受誘惑的心理品質等等。
以學生為例
1.思想單純,分辨能力差
很多同學從小學、中學到大學都有“十年寒窗”的經歷,與社會接觸較少,思想單純;對一些人或者事缺乏應有的分辨能力,更缺乏刨根問底的習慣,對于事物的分析往往停留在表象上,或根本就不去分析使詐騙分子有可乘之機。
2.同情心作祟
幫助有困難的人,這是我國的優良傳統,是值得我們繼承和發揚的。但如果不假思索去“幫”一個不相識或相識不久的人,這是很危險的。然而遺憾的是,我們有不少大學生就是憑著這種幼稚、不作分析的同情、憐憫之心,一遇上那些自稱走投無路急需幫助的“落難者”,往往就會被他們的花言巧語所蒙蔽,繼而“慷慨解囊”,自以為做了一件好事,殊不知已落入騙子設下的圈套。
3.有求于人,粗心大意
每個人免不了有求他人相助的事,但關鍵是要了解對方的人品和身份。有些同學在有求于人而有人愿“幫忙”時,往往是急不可待,完全放松了警惕;對于對方提出的要求,常常是惟命是從,很“積極自覺”地滿足對方的要求進而鑄成大錯。
4.貪小便宜,急功近利
貪心是受害者最大的心理缺點。很多詐騙分子之所以屢騙屢成,很大程度上也正是利用人們的這種不良心態。受害者往往是為詐騙分子開出的“好處”、“利益”所深深吸引,自以為可以用最小的代價,獲得最大的利益和好處,見“利”就上,趨之若鶩,對于詐騙分子的所作所為不加深思和分析,不作深入的調查研究,最后落得個“撿了芝麻,丟了西瓜”的可悲下場。
上文的“借錢不承認算詐騙嗎”就是小編收集的信息了,民間借貸關系是否成立,不是看有沒有借條,主要看有沒有實際付款和收款行為,如果對方是拒不還款的那種行為的話,是構成了犯罪的了。詳細情況可以咨詢律霸網的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交警強制措施有滯納金嗎
2020-12-29絕對控股比例是多少
2021-03-08丈夫意外身亡公婆捏著賠償款不放
2021-02-02案件到檢察院多久會傳喚
2021-01-24訴前調解要注意什么
2021-01-30放棄繼承聲明能反悔嗎
2020-11-16本案婚姻關系是否有效
2020-11-24交通事故保險公司怎么賠償
2020-11-28離婚后還要計生考核嗎
2021-01-15商業銀行破產清算存款怎么辦
2020-12-10因變更工時制度變更勞動合同協議是怎樣的
2021-01-19雇傭關系怎么進行解除
2021-02-26辭退和開除有什么區別有哪些
2020-11-13未登記的房產能繼承嗎
2020-12-16拖欠農民工工資十年以上怎么進行補償
2021-01-15人壽保險合同及準備金轉移的規定
2020-12-28人身意外傷害的內容有哪些
2021-01-10倉儲物保險的代位求償權
2021-02-12什么是保險人?
2020-12-23"保險受益人”空白 忽略保單細節引發爭議
2020-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