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處罰程序分六步
一、發(fā)案與立案。
1、發(fā)案案源一般有:①上級部門交辦;②有關部門移交;③群眾舉報;④消費者或者受害人投訴、申訴;⑤依據(jù)職權在日常監(jiān)管、市場巡查中發(fā)現(xiàn)。
2、發(fā)現(xiàn)案源并經(jīng)初步核查、核實案源線索后,認為依法應當立案查處的,辦案機構應當及時立案。立案是合法啟動行政處罰程序的首要環(huán)節(jié)和法律依據(jù)。立案應當填制規(guī)范格式的《立案/不予立案審批表》并附上相關材料,交由縣級以上工商局局長或者主管副局長批準,同時指定兩名以上辦案人員負責調查處理。此處值得注意的是,辦案機構查辦案件的立案標準,有且僅有兩項:一是發(fā)現(xiàn)有涉嫌違法違章行為的存在,二是認為應當依法給予行政處罰;在這兩項立案標準中,前一項是客觀存在標準,后一項是主觀認識標準。而在立案時,并不要求必須查明涉嫌違法的確切當事人是誰、違法行為所涉及的具體財物狀況以及情節(jié)、手段、結果如何等問題。凡經(jīng)過初查,辦案機構如果認為符合上述立案標準的,就應當及時填制《立(銷)案審批表》,進入立案調查程序。
二、調查取證。
1、案件經(jīng)縣級以上工商機關批準立案后,辦案人員應當及時進行調查,收集證據(jù);必要時可以依照有關法律、法規(guī)規(guī)定進行檢查。
2、辦案人員調查案件、收集證據(jù),不得少于二人,并應當主動出示執(zhí)法身份證件。接受其他工商機關委托協(xié)助調查、取證的,還必須出具書面委托證明。3、辦案人員對案件進行調查,應當收集的證據(jù)類型主要有:①書證;②物證;③證人證言;④視聽資料、計算機數(shù)據(jù);⑤當事人陳述;⑥鑒定結論;⑦勘驗筆錄和現(xiàn)場筆錄。
上述證據(jù)必須經(jīng)多方查證核實,方可作為認定案件事實的依據(jù)。
4、案件應當在法律規(guī)定或者領導指定的期間內調查完畢;因案情復雜需要延期調查的,應報主管領導審查批準。
案件調查完畢,承辦人員應當按照要求制作《案件調查終結報告》、草擬好行政處罰建議書,連同案卷送本局案件核審機構核審并報局長或主管副局長審批。
三、案件核審。
根據(jù)現(xiàn)行體制,案件核審工作由縣級以上工商局內設的法制機構負責。該法制機構應當對辦案機構送審的所有適用一般程序查處的案件,指定本機構具體承辦人員依法進行書面核審。基層工商所(分局)設有法制員的,對該所(分局)以自己名義獨立實施行政處罰的案件,依法進行核審。
四、行政處罰依法告知,并聽取當事人的陳述、申辨意見或者舉行聽證。
案件經(jīng)核審機構書面核審、同意后,在作出行政處罰決定之前,辦案機構應當依法制作《行政處罰告知書》或者《行政處罰聽證告知書》,將擬作出行政處罰的事實、理由、依據(jù),擬給予行政處罰的種類、幅度,以及當事人依法享有的權利等事項,依法告知當事人。
案件涉及聽證的,按國家工商總局的有關專項規(guī)定執(zhí)行。
五、作出行政處罰決定。
辦案機關作出行政處罰決定后,應當按照要求,制作規(guī)范格式的《行政處罰決定書》。《行政處罰決定書》上應當加蓋辦案機關的公章。
制作《行政處罰決定書》的日期,以辦案機關負責人簽發(fā)的日期為準。
六、行政處罰決定的執(zhí)行。
如果你有其他疑問,可以向我們律霸網(wǎng)的律師進行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不同意調解法院怎么判
2021-02-06指定管轄的黨紀處分怎么辦
2021-01-27行政處罰中警告的適用情形
2020-11-07重婚罪包括哪些行為 什么情況屬于重婚
2021-01-14如何進行個人帳戶的轉移
2020-12-20擔保合同能口頭簽訂嗎
2020-11-10低保待遇是否可以提起行政訴訟(沒有法條)
2020-11-22房屋私自改造出租合法嗎
2020-12-24工作地點和用工單位改變可否賠償
2020-11-08什么是人事外包
2020-11-19工會怎么進行勞動爭議調解
2020-12-15投連險有什么風險
2021-02-19保險索賠時間不可過長
2021-01-07保險理賠的流程分為哪些
2020-12-21私了后報保險算騙保嗎
2021-03-08車輛超載保險賠付嗎
2021-03-16企業(yè)財產(chǎn)保險合同指的是什么
2021-01-11投保人豁免險是什么
2021-01-09關于取消國際貨運代理企業(yè)名稱變更審批規(guī)定的通知內容是什么
2021-01-12保險利益原則在保險合同適用中的差異性
2021-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