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這樣一起借貸案件,男子出借20萬元,約定年利率為60%(就是咱平常說的月息五分),到期后起訴借款人,卻被判決只能按照24%的年利率算利息。也就是說,雖然約定的是5%的月利率,但他最終只能拿到2%的月利率。
那么,問題來了,一白紙黑字約定的利息,法院為何不支持?
可見,利息不是出借人想讓借款人還多少就還多少的!下面律霸小編給大家介紹下,以下這幾種借錢情形,可以不給利息!
自然人之間借貸對利息約定不明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第二十五條,借貸雙方沒有約定利息,出借人主張支付借期內利息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自然人之間借貸對利息約定不明,出借人主張支付利息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除自然人之間借貸的外,借貸雙方對借貸利息約定不明,出借人主張利息的,人民法院應當結合民間借貸合同的內容,并根據當地或者當事人的交易方式、交易習慣、市場利率等因素確定利息。
這就是告訴我們,沒有約定利息的不支持利息,自然人間利息約定不明不支持。除自然人外利息約定不明的可以根據綜合情況酌情確定利息。這條有兩個大問題,一是出借人需舉證證明以往的交易方式、交易習慣,以及當地類似情況通常利息是多少;二是法官可在法定范圍內自由裁量利息高低。
“抽頭”、“砍頭息”的情形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200條的規定:借款的利息不得預先在本金中扣除。利息預先在本金中扣除的,應當按照實際借款數額返還借款并計算利息。
舉例說明:甲借給乙100元,其中提前扣了10元,那么甲借給乙的本金就是90元。若是算利息,只能按90元為基數計算!
借款人提前還款的
我國《合同法》第208條:借款人提前借款的,除當事人另有約定的以外,應當按照實際借款的期間計算利息。
借款人可以提前還利息,提前還的話可以不用按照合同約定的利息來還,而是根據借款的實際時間來算利息,也就是說借款人提前還錢是劃算的。
舉例說明:甲借給乙10萬元一年,約定年利率36%,四個月后,乙手上突然有了錢,可提前還款本金加利息共11.2萬元即可,除非雙方另有約定不得提前還款。
借款合同無效的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第十四條的規定,借貸合同無效的情形有4種:
(1)套取金融機構信貸資金又高利轉貸給借款人,且借款人事先知道或者應當知道的;
(2)以向其他企業借貸或者向本單位職工集資取得的資金又轉貸給借款人牟利,且借款人事先知道或者應當知道的;
(3)出借人事先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借款人借款用于違法犯罪活動仍然提供借款的;
(4)違背社會公序良俗的。
借貸合同無效的,利息約定自然也無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父母逼婚是否違法
2020-11-24股份有限公司退休年齡有限制嗎
2021-03-07如何判斷商標侵權行為怎么認定
2021-01-29著作權法修改的爭議問題有哪些
2021-03-03微商,代購等將如何規范和管理
2021-01-05買賣婚姻的法律后果是什么
2020-11-21行政處罰不交多久被強制執行
2020-12-13央行下發通知2016年4月1日起網銀轉賬將免費
2021-03-22合同糾紛公司沒有錢怎么辦
2021-03-19什么情況下需要簽訂補充合同
2021-03-21抵押貸款中抵押物的范圍有哪些
2020-12-30勞動合同中止怎么恢復
2021-02-14什么樣的條件適合簽訂勞務合同
2021-03-22發生勞動爭議或者勞動關系轉移接續時,有哪些東西都是重要憑證
2021-01-14實習期有沒有最低工資標準
2020-12-04法院仲裁派遣工資流程是什么
2021-01-01人身意外險包括自殺嗎
2020-12-07壽險索賠時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0-12-26公務員被辭退是否可以領失業保險金
2021-01-19工程保險費取費標準
2020-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