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企業間借貸的法律效力有哪些
(一)企業之間的借貸行為因違背相關法律規定,有可能被認定為無效。
根據中國人民銀行《貸款通則》“第六十一條各級行政部門和企事業單位、供銷合作社等合作經濟組織、農村合作基金會和其他基金會,不得經營存貸款等金融業務。企業之間不得違反國家規定辦理借貸或者變相借貸融資業務。”及《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對企業借貸合同借款方逾期不歸還借款的應如何處理問題的批復》“企業借貸合同違反有關金融法規,屬無效合同……”的規定,企業之間不得辦理借貸或變相借貸融資業務,企業之間簽訂的這種合同為無效合同。如:約定不論盈虧一方均固定收回本息的聯營行為;約定一方向企業投資,但不論企業是否盈利,均固定收回本息的投資行為等,在實踐中都將會被認為是變相借貸行為而歸于無效。
(二)企業獲得金融機構貸款以后轉貸的,有可能觸犯法律關于高額轉貸的禁止性規定,被認定為無效并承擔相應的刑事責任。
企業從金融機構獲得借款,本身就是為了滿足自身的資金需求。如果企業在獲得借款以后,高額轉貸牟利,擾亂金融秩序,危害國家金融安全,違背企業借貸的初衷,不但借貸行為本身無效,而且將有可能觸犯刑律,承擔相應的刑事責任。
(三)企業與公民之間以借貸為名,進行非法集資或向社會公眾發放貸款的行為無效。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人民法院審理借貸案件的若干意見》第一條:“公民之間的借貸糾紛公司與法人之間的借貸糾紛以及公民與其他組織之間的借貸糾紛,應作為借貸案件受理。”的規定,企業與公民之間的借貸行為原則上是有效的。此后,《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如何確認公民與企業之間借貸行為效力問題的批復》對企業與公民之間的借貸效力進一步做了明確和細化:“公民與非金融企業(以下簡稱企業)之間的借貸屬于民間借貸。只要雙方當事人意思表示真實即可認定有效。但是,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認定無效:(一)企業以借貸名義向職工非法集資;(二)企業以借貸名義非法向社會集資;(三)企業以借貸名義向社會公眾發放貸款;(四)其他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行為……。”因此,如果企業與公民之間以借貸為名,進行非法集資或發放貸款,也將被依法認定為無效。
在現實生活中的的實際情況是比較復雜的,所以需要我們具體是分析。如果您情況比較復雜,本網站也提供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不允許離婚的六個條件有哪些
2021-01-31商品房定義是什么,商品房的主要分類有哪些
2021-02-21名下沒有財產可以做擔保嗎
2020-11-08買商鋪需要注意哪些事項
2021-01-03留置時間一般不得超過幾個月
2021-03-18反擔保協議書
2021-01-20有營業執照無食品流通許可證如何處罰
2021-02-05股東的個人財產和公司財產的區別
2020-11-11離婚時的小孩撫養權怎么判
2020-12-26撤銷強制執行兩個月了怎么還沒消除
2021-03-19撿來的孩子不能盲目抱養 只有依法辦收養手續
2020-11-28人身安全保護令是由哪一個部門負責發出的
2020-11-22集體合同的概念及內容
2020-11-26購房合同備案流程是什么,購房合同備案有什么好處
2021-02-07在什么情況下可簽勞務合同
2020-12-27試用期沒有7天不給工資是否合法
2020-12-18實習證明模板格式
2021-01-08一裁終局不包含勞動糾紛嗎
2020-12-18申請勞動局調解的期限是幾天
2021-02-07商業、供銷系統投保貨物運輸保險若干試行規定是怎樣的
2021-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