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才算侵犯法人名譽權
《民法典》于2021年1月1日生效,《民法通則》生效日期為2020年12月31日止,屆時此條例被《民法典》所替換,相關的司法解釋也會失效。
1、行為人客觀上存在損害他人名譽的事實,并為第三人知悉。侵權人實施了侮辱、誹謗等行為。
所謂侮辱是指以語言或行為公然損害他人人格,毀壞他人名譽的行為。侮辱既可以以口頭方式進行,也可以以行為方式進行。其表現形式是將現有的缺陷或其他有損于人的社會評價的事實傳播出去,以詆毀他人的名譽,讓其蒙受恥辱。比如,說某人“是個小偷”等。
所謂誹謗,是指捏造和散布某些虛假事實、破壞他人名譽的行為。誹謗的方式有口頭和文字等兩種方式,其內容包括捏造和散布一切有損于他人名譽的虛假事實,如誣蔑他人犯罪、品行不端等。其特征可以稱之為無中生有。
2、行為人主觀上有過錯。這種過錯包括故意和過失。比如醫院未經患者同意,無意中公布了患者患有淋病、梅毒、麻風病或艾滋病等病情信息,使患者名譽受到損害。無論故意或過失,只要侵權人在主觀上有過錯,并在客觀上造成他人的社會評價降低,即屬于侵犯了他人的名譽權。
3、被侵害的對象應當是特定的人。所謂特定的人是指某個具體的自然人或法人。如果沒有特定的人,則在法律上就不存在所謂的受害人了。但是,如果某些文學作品在描寫中對特定的人進行了侮辱或誹謗,雖然使用的是代號或假名,但讀者一看便可知曉其所指的對象是誰,這顯然不能因其使用代號或假名而否定作者侵權。因此,如果所指定的對象是特定環境、特定條件下的具體人,即使沒有指名道姓,同樣可以構成對他人名譽權的侵害。
《民法典》生效前的法律規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
第一百零一條?公民、法人享有名譽權,公民的人格尊嚴受法律保護,禁止用侮辱、誹謗等方式損害公民、法人的名譽。
第一百二十條?公民的姓名權、肖像權、名譽權、榮譽權受到侵害的,有權要求停止侵害,恢復名譽,消除影響,賠禮道歉,并可以要求賠償損失。
法人的名稱權、名譽權、榮譽權受到侵害的,適用前款規定。
《民法典》(2021.1.1生效)
第九百九十條 【人格權定義】人格權是民事主體享有的生命權、身體權、健康權、姓名權、名稱權、肖像權、名譽權、榮譽權、隱私權等權利。
除前款規定的人格權外,自然人享有基于人身自由、人格尊嚴產生的其他人格權益。
第九百九十五條 【人格權請求權】人格權受到侵害的,受害人有權依照本法和其他法律的規定請求行為人承擔民事責任。受害人的停止侵害、排除妨礙、消除危險、消除影響、恢復名譽、賠禮道歉請求權,不適用訴訟時效的規定。
以上知識就是小編對“如何才算侵犯法人名譽權”問題進行的解答,侵犯名譽權的構成要件包括行為人客觀上存在損害他人名譽的事實、行為人主觀上有過錯、被侵害的對象應當是特定的人等。讀者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現實中哪些有獎銷售行為是違法的
2021-02-202020互聯網著作權如何保護
2021-02-16車輛追尾事故責任認定
2021-01-14家暴離婚起訴狀
2021-02-01提供格式合同一方有什么責任
2021-01-11繼承權按照哪些序依次行使
2020-12-30征用土地糾紛如何解決
2021-03-23勞務合同人身損害是否給予賠償
2021-03-11勞務外包用工單位要繳哪些稅
2021-03-09壽險理賠的材料和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3-25理賠公估人的業務范圍主要包括哪些
2020-12-06旅行保險怎么買
2020-12-21走人行道撞了人保險公司賠嗎
2021-02-15租車公司的車沒有買保險怎么賠償
2021-03-20醉駕發生車禍保險公司賠嗎
2021-01-05車的保險進項可以抵扣嗎
2021-01-04解讀車險理賠中的誤讀條款
2021-01-04林地承包多少錢一畝
2020-11-09承包期限未到,承包的土地可以讓子女繼承嗎
2020-12-16土地互換20年對方反悔怎么辦
2021-0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