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因管理之債的訴訟時效
無因管理之債的訴訟時效一般情況是三年。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
第一百八十八條向人民法院請求保護民事權利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三年。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
訴訟時效期間自權利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權利受到損害以及義務人之日起計算。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但是自權利受到損害之日起超過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護;有特殊情況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權利人的申請決定延長。
無因管理
無因管理,是指沒有法定或者約定義務,為避免造成損失(損失既包括自己也包括他人,或者僅為他人),主動管理他人事務或為他人提供服務的法律事實。管理他人事務的人,為管理人;事務被管理的人,為本人。無因管理之債發生后,管理人享有請求本人償還因管理事務而支出的必要費用的債權,本人負有償還該項費用的債務。無因管理是一種法律事實,為債的發生根據之一。無因管理之債的產生是基于法律規定,而非當事人意思。
無因管理的法律特征
1、無因管理的主體包括管理人與本人,區別于其他一般民事主體。一般民事主體必須具有一定的民事行為能力,而無因管理的主體則無此限制,只要能從事一定的事實行為即可。任何自然人、法人及其他組織都可成為無因管理的民事主體,即只要具有民事權利能力的主體均可成為無因管理的主體。
2、無因管理是一種事實行為。無因管理為一種法律事實,是產生無因管理之債的法律上的原因,基于無因管理產生的無因管理之債是法定之債,此債的關系的內容是由法律直接規定,而非當事人約定的。無因管理屬于法律事實中與人的意志有關的人的行為事實,無因管理事實的構成以事務管理的承擔為準。無因管理屬于事實行為,但無因所管理的事務,可以是法律行為,也可以是事實行為。
3、管理人沒有法定義務或約定義務。在無因管理中,管理人對于本人須無法律上的義務,既沒有法定的義務,也沒有約定的義務。管理人依約對于本人負有義務時不能成立無因管理。管理人對于本人依法負有義務時也不能成立無因管理。這是無因管理的最基本特征。
4、管理人為他人管理事務。管理人在進行管理時,其管理的對象是他人的事務,目的是為避免他人利益遭受損失。
5、補償性。管理人對本人的請求權僅限于必要的管理費用支出的補償,而沒有報酬請求權。
律霸小編提醒您,適法無因管理是指管理人沒有法定或約定的義務,為他人管理事務,所管理事務利于本人,并不違反本人明示或可得推知的意思。以上就是小編總結的相關知識,如果大家還有其它需要了解的法律知識,律霸網也提供在線法律知識咨詢,歡迎大家進行法律知識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購銷合同甲乙方規定
2021-01-16什么時間簽訂政府采購合同
2021-01-20送外賣的被打誤工費要怎么計算
2021-03-25監察機關哪些情形下可以采取留置措施
2021-01-17交通事故鑒定手續不全是否合法
2021-02-08死者賠償標準應怎樣計算
2021-01-02交通事故訴訟需提供哪些證據
2020-12-15聽證程序適用的情形有哪些
2021-01-24承兌匯票丟失如何掛失
2021-01-13欠條和借條的區別是什么
2021-01-01一方不讓探望子女怎么辦
2020-12-23遺產繼承唯一法定繼承人還用公證嗎
2020-11-17領結婚證會查精神殘疾病史嗎
2020-12-10商標侵權行為刑事立案標準是如何規定的
2021-03-05個人投資開發房地產應注意的風險有哪些
2021-01-27合同期內崗位調動員工不同意怎么辦
2021-02-13勞動合同終止的法律問題
2021-02-26公司裁員沒有提前一個月通知怎么賠償
2021-02-22末位淘汰制度解雇員工是否可行
2021-02-02銀行不按勞務合同履行工作怎么辦
2021-0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