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因管理的構成條件
1.無因管理是管理他人事務的行為。管理人必須為本人管理一定的事務,不管是對本人財產的保存、改良、利用,還是對其處分。管理人管理事務的行為是事實行為,而不是法律行為
2.無因管理必須是為了他人的利益。也就是說,管理人必須有為他人謀利益的目的。從其動機來看,管理人的管理從為他人利益服務出發;從其效果來看,管理行為所取得的利益最終都為本人所享有。如果管理人管理他人事務是為了管理人自己的利益或本人以外的第三人的利益,則不是無因管理。
3.管理人管理他人事務無法律上的義務。如果管理人與本人之間有管理事務的協議,或法律規定管理人有管理他人事務的義務,比如,甲應邀為乙修理房屋,或無行為能力人的監護人為無行為能力人購置衣物,均不構成無因管理。只有在既無當事人的協議又無法定義務時,管理人對他人事務的管理才是無因管理。
無因管理的構成在主觀上須管理人有為他人管理的意思。管理人為他人管理事務的意思即管理意思,是指以其管理行為所生的事實上的利益,歸屬于他人的意思。我國民法通則第93條有“為避免他人利益遭受損失而進行管理或服務”一文,其中的“為”字即說明管理人之管理事務,在意思上是為他人,而不是為自己。這種管理意思,就是在管理人主觀上,使管理或者服務行為所產生的利益,歸屬于本人。管理他人事務管理行為的范圍。有的學者認為,所謂管理,就是處理事務的行為。這種行為因為是為本人謀取利益,因此管理行為不僅包括保存、利用、改良等處分行為,而且包括為本人新取得權利或負擔義務的行為。無法律上的義務:我國民法通則第93條規定“沒有法定或約定的義務”一語,明確了構成無因管理的一個重要客觀要件,就是管理人無法律上的義務。法律上的義務包括法定的義務和約定的義務。管理人依約對于本人負有義務時,不能成立無因管理。
注意,管理人的侵權行為發生在管理行為過程中,與管理行為相關聯,其侵害的對象是無因管理利益以外的本人的其他合法權益。管理人的管理承擔不利于本人、違反本人明示或可推知的意思,通常也構成侵權行為。以上就是為您總結的相關資料,希望可以幫助到您,本網站致力于打造優秀的法律咨詢平臺,如果您還有疑問,歡迎進入律霸網律師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合同滯納金最高限額
2021-02-02勞務派遣的準則有哪些
2021-01-09宣告破產的公司能起訴嗎
2021-03-15權利質押及其規定
2020-12-16尋釁滋事是否屬于涉黑
2021-01-31公司外派不接受算主動辭職嗎
2021-01-10女職工孕期可以安排出差嗎
2021-03-10涉外結婚登記要錢嗎
2020-11-29二審發回繼續審理還要交律師費嗎
2020-12-09侵犯病人隱私權包括哪些
2020-12-15專利轉讓的費用和稅率是多少
2021-01-28車禍造成人身受傷要怎么進行傷殘鑒定
2021-01-19軍人離婚財產如何分割
2020-11-26老人贍養費標準2020年
2021-01-27婚內協議書需要公證嗎
2021-03-05已登記的地役權的可以單獨申請登記嗎
2021-02-15勞動者不簽合同 單位可終止勞動關系
2021-02-04試用期離職十天還沒發工資怎么辦
2020-12-07壽險的投保額怎么計算,購買壽險時又有哪些注意事項
2021-03-18國際貿易貨物運輸保險程序
2021-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