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咨詢:
行政強制執行的主體有哪兩類?
律師回答:
一種是由行政機關依照法律、法規的授權對行政相對方直接采取強制執行措施。這類機關節主要有:公安、稅務、海關、工商行政管理、物價、審計、外匯管理等行政機關。另一種由行政機關向人民法院提出強制執行申請,由人民法院執行。
相關法律知識: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中有關內容的規定
第五十六條人民法院在審理行政案件中,認為行政機關的主管人員、直接責任人員違反政紀的,應當將有關材料移送該行政機關或者其上一級行政機關或者監察、人事機關;認為有犯罪行為的,應當將有關材料移送公安、檢察機關。
第五十七條人民法院應當在立案之日起三個月內作出第一審判決。有特殊情況需要延長的,由高級人民法院批準,高級人民法院審理第一審案件需要延長的,由最高人民法院批準。
第五十八條當事人不服人民法院第一審判決的,有權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上一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當事人不服人民法院第一審裁定的,有權在裁定書送達之日起十日內向上一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逾期不提起上訴的,人民法院的第一審判決或者裁定發生法律效力。
第五十九條人民法院對上訴案件,認為事實清楚的,可以實行書面審理。
第六十條人民法院審理上訴案件,應當在收到上訴狀之日起兩個月內作出終審判決。有特殊情況需要延長的,由高級人民法院批準,高級人民法院審理上訴案件需要延長的,由最高人民法院批準。
第六十一條人民法院審理上訴案件,按照下列情形,分別處理:
(一)原判決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法規正確的,判決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二)原判決認定事實清楚,但適用法律、法規錯誤的,依法改判;
(三)原判決認定事實不清,證據不足,或者由于違反法定程序可能影響案件正確判決的,裁定撤銷原判,發回原審人民法院重審,也可以查清事實后改判。當事人對重審案件的判決、裁定,可以上訴。
第六十二條當事人對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認為確有錯誤的,可以向原審人民法院或者上一級人民法院提出申訴,但判決、裁定不停止執行。
第六十三條人民法院院長對本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發現違反法律、法規規定認為需要再審的,應當提交審判委員會決定是否再審。
上級人民法院對下級人民法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發現違反法律、法規規定的,有權提審或者指令下級人民法院再審。
第六十四條人民檢察院對人民法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發現違反法律、法規規定的,有權按照審判監督程序提出抗訴。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行政機實施違法行為不賠償該怎樣索償
2021-03-16拘留黨員需要什么手續
2021-02-27連帶責任多長時間就沒有了
2021-02-27交通事故逃逸處罰標準
2021-01-01交通事故對方全責多久內有效
2021-03-25事實收養關系的解除
2020-12-06如何中止對方探望孩子
2020-11-10如何撤銷錯誤的終結裁定
2021-02-27車禍后賠償流程
2021-03-26法院離婚調解步驟是什么
2020-12-17建筑工屬于雇傭關系嗎
2020-11-30小區違章建筑如何處理
2020-11-22安置房沒拿到房產證可以贈與嗎
2020-12-06太原市樓間距規定
2021-02-26擅自離職該怎么做
2021-01-20鐵路貨損的索賠時效是多久
2021-02-21勞動爭議的調解組織有哪些?
2021-03-07人壽保險離婚能不能分割
2021-03-25保險公司的除外責任有哪些
2020-12-01產品質量責任保險對哪些情形負保險責任
2021-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