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工在入職工作之前,都會與用人單位簽訂勞動合同,最后簽名確認時要在甲方或乙方處簽上自己的名字,另一方一般為用人單位加蓋公章,同時,法定代表人簽署名字,就代表著這份勞動合同正式生效,那么,如果公司法人去世勞動合同還有效么?
一、法定代表人去世后勞動合同相關問題
根據《勞動合同法》第三十三條規定:“用人單位變更名稱、法定代表人、主要負責人或者投資人等事項,不影響勞動合同的履行。”在實際生活中,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簽訂勞動合同時,往往是由其法定代表人或負責人與勞動者簽訂的勞動合同,但是企業的法人代表是代表用人單位而不是代表其個人與勞動者簽訂勞動合同的,因此,只要用人單位的法人資格不變,無論法定代表人如何變更,都不影響用人單位享有權利和承擔義務。
雖然企業的法人代表發生了變更,但企業應履行的義務并沒有變,因此,員工與企業原法人代表簽訂的勞動合同仍然有效,應當繼續履行,否則就屬于違約行為,應承擔相應的違約責任。針對這個問題,原勞動部1996年頒發的《關于實行勞動合同制度若干問題的通知》中明確指出,企業法定代表人的變更,不影響勞動合同的履行,用人單位和勞動者不需因此重新簽訂勞動合同。
當然,由于企業法人代表更換后,企業的生產經營管理可能也會因此調整,并對人員使用再作安排。在這種情況下,企業應當按照《勞動合同法》關于訂立和變更勞動合同遵循平等自愿、協商一致的原則,與勞動者協商變更勞動合同,如無法協商一致,可以解除勞動合同,但應依法給予勞動者相應的經濟補償。
二、公司法人變更后的結果
1、法人之消滅。在新設式合并,原法人均告消滅;在吸收式合并,被吞并的法人歸于消滅。在新設式分立,原法人消滅;在存續式分立,只是原法人的財產或組織機構發生變更。
2、債權債務承受。因合并而消滅的法人,其債權債務由合并后的法人概括承受。在法人分立,原法人的債權債務,應依分立前締結的合同確定的分擔份額,由分立后的法人承受。
綜上所述,關于公司法人去世勞動合同還有效力嗎,這個問題的答案是肯定的,法定代表人在用人單位和勞動者簽署的合同上簽字,是行使法人的法定代表權力,而不是行使自己的權力,此時其代表身份為法人,因此,只要法人不變更或滅失,勞動合同就是有效的。
簽訂勞動合同通知書
2020年最新《勞動合同法》增改條文
勞動合同糾紛的訴訟時效是多久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哪個部門管冤假錯案
2021-01-27船舶承租人自營船舶是否要取得船舶管理資質
2021-01-26證監會大股東增持法規內容是什么
2020-12-19債務融資是否繳納印花稅
2021-01-07合同一方可以是兩個主體嗎
2021-01-20民間借貸的訴訟時效是多長時間
2021-01-02低保待遇是否可以提起行政訴訟(沒有法條)
2020-11-22侵犯姓名權無財產損失是否需要賠償
2021-03-25集體土地入市交易規則是什么
2021-02-05購買教育地產需要注意哪些問題
2020-12-28如何處理勞動爭議
2021-01-04實習期有沒有最低工資標準
2020-12-04員工上班打游戲可以開除嗎
2020-11-29勞務派遣糾紛哪個地方仲裁管轄
2020-12-03再審適用勞動糾紛嗎
2021-01-13海上貨物運輸保險合同上訴案
2021-01-12無效保險合同的法律規定是什么
2021-01-07化名保單有沒有效
2021-01-12韶關山洪致3人失蹤1人死亡,有沒有保障自然災害的保險
2021-03-23遭綁架致死屬意外 可獲保險理賠
2021-0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