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未制定法律,且屬于國務院行政管理職權事項的,行政法規可以設定除本法第九條第一項、第四項和應當由法律規定的行政強制措施以外的其他行政強制措施。
尚未制定法律、行政法規,且屬于地方性事務的,地方性法規可以設定本法第九條第二項、第三項的行政強制措施。
法律、法規以外的其他規范性文件不得設定行政強制措施。
法律對行政強制措施的對象、條件、種類作了規定的,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不得作出擴大規定。
法律中未設定行政強制措施的,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不得設定行政強制措施。但是,法律規定特定事項由行政法規規定具體管理措施的,行政法規可以設定除本法第九條第一項、第四項和應當由法律規定的行政強制措施以外的其他行政強制措施。
相關法律知識: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強制法》中有關內容的規定
第五十四條行政機關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前,應當催告當事人履行義務。催告書送達十日后當事人仍未履行義務的,行政機關可以向所在地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執行對象是不動產的,向不動產所在地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
第五十五條行政機關向人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應當提供下列材料:
(一)強制執行申請書;
(二)行政決定書及作出決定的事實、理由和依據;
(三)當事人的意見及行政機關催告情況;
(四)申請強制執行標的情況;
(五)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材料。
強制執行申請書應當由行政機關負責人簽名,加蓋行政機關的印章,并注明日期。
第五十六條人民法院接到行政機關強制執行的申請,應當在五日內受理。
行政機關對人民法院不予受理的裁定有異議的,可以在十五日內向上一級人民法院申請復議,上一級人民法院應當自收到復議申請之日起十五日內作出是否受理的裁定。
第五十七條人民法院對行政機關強制執行的申請進行書面審查,對符合本法第五十五條規定,且行政決定具備法定執行效力的,除本法第五十八條規定的情形外,人民法院應當自受理之日起七日內作出執行裁定。
第五十八條人民法院發現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在作出裁定前可以聽取被執行人和行政機關的意見:
(一)明顯缺乏事實根據的;
(二)明顯缺乏法律、法規依據的;
(三)其他明顯違法并損害被執行人合法權益的。
人民法院應當自受理之日起三十日內作出是否執行的裁定。裁定不予執行的,應當說明理由,并在五日內將不予執行的裁定送達行政機關。
行政機關對人民法院不予執行的裁定有異議的,可以自收到裁定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上一級人民法院申請復議,上一級人民法院應當自收到復議申請之日起三十日內作出是否執行的裁定。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右手食指一節截止了怎么賠償
2021-01-31公司法人變更是否影響債務承擔
2021-01-05強行收購公司需要什么條件
2020-12-10交通事故逃逸一般怎么處理
2021-02-26做企業技術顧問違法嗎
2021-02-27對撤訴法院如何處理
2020-11-21二次固定合同到期終止怎么賠償
2020-12-12離職補償金如何能獲得
2021-02-16實習期算不算正式員工
2020-11-26國企勞務外包是否違規
2021-01-05交通事故意外險的適用對象是什么
2021-03-10綜合意外險和團體意外險哪個好
2021-03-07海洋貨物運輸保險案例:貨運保險糾紛案
2021-03-10男友是否可以給女友投人身保險
2021-02-05意外傷害保險理賠流程
2020-12-21保險理賠沒有工資條怎么辦
2021-01-26保險公司未盡告知義務難免責
2021-01-20故意導致車翻了保險公司怎么理賠
2021-02-10保險公司不按時理賠怎么投訴
2020-12-10保險欺詐包括哪些行為
2021-0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