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行政強制法》第五十三條和第五十四條的規定,當事人在法定期限內不申請行政復議或者提起行政訴訟,又不履行行政決定的,行政機關應當催告當事人履行義務。催告書送達十日后當事人仍未履行義務的,沒有行政強制執行權的行政機關可以自當事人申請行政救濟的期限屆滿之次日起,在三個月內,依照本法規定向所在地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
相關知識:
行政強制執行:
行政強制執行,是指行政機關或行政機關申請人民法院,對不履行行政決定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依法強制履行義務的行為。
特征:
1.行政強制執行以行政主體和法院為執行主體。2.行政強制執行以已生效的具體行政行為所確定的義務為執行內容。3.強制執行的目的在于迫使相對人履行義務或用代執行等方式達到與履行義務相同之狀態,最終確保行政法上秩序的實現。4.行政強制執行不允許進行執行和解。行政強制執行是法律賦予行政機關的職權與職責,行政機關如放棄強制執行而與被執行人和解,就等于放棄了自己的職權與職責,即為失職。這是法律所不能允許的。
行政強制執行的種類:
間接執行間接強制執行是指行政主體通過間接手段迫使義務人履行其應當履行的法定義務或者達到與履行義務相同狀態的行政強制措施。間接強制可以分為代執行和執行罰兩種:1.代執行。代執行就是指行政強制執行機關或第三人代替義務人履行法定義務,并向義務人征收必要費用的強制執行措施。代執行必須具備一定的條件。2.執行罰。執行罰是指行政強制執行機關對拒不履行不作為義務或不可替代的作為義務的義務主體,可以金錢給付義務,以促使其履行義務的強制執行措施。
直接執行直接強制執行是指義務人拒不履行其應當履行的義務時,行政強制執行機關對其人身或財產施以強制力直接強制義務人履行義務,或者通過強制手段達到與義務人履行義務相同狀態的一種強制執行措施。由于直接強制執行直接施加于人身或財物,造成對公民人身自由、財產權侵害的可能性較大,因此,適用直接強制執行必須十分慎重,嚴格遵守法律、法規的規定。
以上是對具體行政行為申請法院強制執行的期限等問題的詳細解答,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當事人在法定期限內不申請行政復議或者提起行政訴訟,又不履行行政決定的,行政機關應當催告當事人履行義務。。如果您或者家人、親友的情況比較復雜,需要法律服務,律霸網也提供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按揭買房程序有哪些
2021-01-04監事能否參加股權激勵
2021-02-05注冊商標保護期限是多久
2021-01-07著作權侵權案件處理原則有哪些
2021-02-27農民工工傷賠償步驟是怎樣的
2021-01-13什么是非法侵入住宅罪
2021-01-05合同債務常見有哪些風險些
2020-12-22順位抵押擔保合同中抵押權實現的順序是什么
2021-01-22不良資產房產如何過戶
2020-11-15房地產中介的收費標準
2020-12-11北京市住房公積金提取程序是什么
2021-01-30僅約定試用期的勞動合同期滿終止要怎么處理
2020-12-25國內水路、陸路貨物運輸保險的基本內容有哪些
2020-12-10原告張某訴某保險公司保險合同糾紛一案
2021-01-17新《保險法》體現三大亮點
2020-12-16商業車險保單系數是什么
2020-11-26被保險人自殺保險公司會不會賠償
2020-12-30六旬母親為給兒子籌集治療費跳樓自殺,自殺能獲得保險賠償嗎
2021-02-12旅游意外險哪些情況不賠償
2020-12-05保險公司調解肇事者吃虧嗎
2021-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