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行政強制法》第五十三條和第五十四條的規定,當事人在法定期限內不申請行政復議或者提起行政訴訟,又不履行行政決定的,行政機關應當催告當事人履行義務。催告書送達十日后當事人仍未履行義務的,沒有行政強制執行權的行政機關可以自當事人申請行政救濟的期限屆滿之次日起,在三個月內,依照本法規定向所在地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
相關知識:
行政強制執行:
行政強制執行,是指行政機關或行政機關申請人民法院,對不履行行政決定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依法強制履行義務的行為。
特征:
1.行政強制執行以行政主體和法院為執行主體。2.行政強制執行以已生效的具體行政行為所確定的義務為執行內容。3.強制執行的目的在于迫使相對人履行義務或用代執行等方式達到與履行義務相同之狀態,最終確保行政法上秩序的實現。4.行政強制執行不允許進行執行和解。行政強制執行是法律賦予行政機關的職權與職責,行政機關如放棄強制執行而與被執行人和解,就等于放棄了自己的職權與職責,即為失職。這是法律所不能允許的。
行政強制執行的種類:
間接執行間接強制執行是指行政主體通過間接手段迫使義務人履行其應當履行的法定義務或者達到與履行義務相同狀態的行政強制措施。間接強制可以分為代執行和執行罰兩種:1.代執行。代執行就是指行政強制執行機關或第三人代替義務人履行法定義務,并向義務人征收必要費用的強制執行措施。代執行必須具備一定的條件。2.執行罰。執行罰是指行政強制執行機關對拒不履行不作為義務或不可替代的作為義務的義務主體,可以金錢給付義務,以促使其履行義務的強制執行措施。
直接執行直接強制執行是指義務人拒不履行其應當履行的義務時,行政強制執行機關對其人身或財產施以強制力直接強制義務人履行義務,或者通過強制手段達到與義務人履行義務相同狀態的一種強制執行措施。由于直接強制執行直接施加于人身或財物,造成對公民人身自由、財產權侵害的可能性較大,因此,適用直接強制執行必須十分慎重,嚴格遵守法律、法規的規定。
以上是對具體行政行為申請法院強制執行的期限等問題的詳細解答,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當事人在法定期限內不申請行政復議或者提起行政訴訟,又不履行行政決定的,行政機關應當催告當事人履行義務。。如果您或者家人、親友的情況比較復雜,需要法律服務,律霸網也提供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沒有簽勞動合同被辭退
2021-01-03股權轉讓必須去工商局變更么
2021-02-02商標許可人權利和義務分別是什么
2020-11-30原產地標記與地理標志有哪些異同
2020-11-25怎樣認定商標侵權行為
2021-03-09侵犯商標權10萬法院會怎么判
2021-03-01藥店行政處罰多長時間上交罰款
2021-01-13離婚夫妻債務分割的法律認定
2021-02-08直系親屬贈予房屋要交契稅嗎
2020-12-10沒領結婚證彩禮可以返還嗎
2021-03-04民事案件延長審限的適用情形
2021-02-24怎么判定合同真偽
2021-01-28勞動者被裁員是怎么賠償的
2021-03-21試用期后降薪違法嗎
2020-12-16星期天發生事故保險公司不理賠合法嗎
2021-01-22投資理財保險的注意事項
2021-02-06意外事故保險公司是否可以不負責賠償
2020-11-10怎么計算長期人身保險業務的最低償付能力額度
2020-12-15保險合同成立的要件有哪些
2020-12-28分紅保險的特點與分配方式分別是什么
2020-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