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哪個部門管理擾亂公共秩序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處罰法》
第七條國務院公安部門負責全國的治安管理工作。縣級以上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公安機關負責本行政區域內的治安管理工作。
治安案件的管轄由國務院公安部門規定。
二、擾亂公共秩序行為的特點
本行為具有以下特征:
(1)擾亂公共秩序行為侵犯的客體是社會公共秩序。所謂“公共秩序”,主要是指人們在長期的生活、學習、工作、科研等過程中形成的一種穩定的合法的社會狀態。具體包括國家機關、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的生產秩序、經營秩序、教學科研秩序、醫療衛生秩序以及公共場所的活動秩序、公共交通秩序、人民群眾的生活秩序等。
(2)客觀方面表現為擾亂公共秩序,情節輕微,尚不夠刑事處罰的各種行為。
(3)擾亂公共秩序行為的主體是年滿14周歲,具有責任能力的公民,單位不構成本行為的主體。
(4)行為人的主觀方面是故意,即明知自己的行為會擾亂公共秩序危害社會而故意為之。
三、擾亂單位秩序行為的認定
l、擾亂單位秩序行為的主體是達到責任年齡,具有責任能力的自然人。
本行為侵犯的客體是社會秩序,具體是指機關、團體的工作秩序,企業、事業單位的生產、營業、醫療、教學、科研秩序。侵犯的對象是機關、團體、企業、事業單位。行為人往往企圖通過實施這種行為給機關、團體、企業、事業單位施加壓力,制造事端,以實現自己的不合理要求或者發泄不滿情緒。
2、擾亂單位秩序行為在客觀方面表現為擾亂機關、團體、企業、事業單位秩序,影響工作、生產、營業、醫療、教學、科研正常進行,尚未造成嚴重損失的行為。
擾亂,是指對機關、團體、企業、事業單位的正常工作秩序進行干擾和破壞,從而影響其工作正常進行。擾亂行為既有暴力性質的,也有非暴力的。暴力性質的擾亂行為具體表現為:
(1)在機關、團體、企業、事業單位內砸辦公用具、物品、門窗等物,毀壞文件材料等。②糾纏有關國家工作人員、職工、教師、科研人員等。非暴力的擾亂行為具體表現為:①在機關、團體、企業、事業單位內起哄、鬧事、辱罵。
(2)擅自封閉機關、團體、企業、事業單位的出入通道。
(3)占據辦公室、實驗室、教室、生產車間以及其他工作場所。
上述就是小編對“哪個部門管理擾亂公共秩序”問題進行的解答,依據治安管理處罰法的規定,擾亂公共秩序由公安機關進行管理,各地縣級以上的公安機關處理本轄區內擾亂公眾秩序案件。如果讀者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被家暴了怎么辦
2021-01-17交通事故起訴狀應包括哪些內容?
2021-01-17公司法人變更的費用要多少錢
2020-11-23上傳翻唱歌曲算侵權嗎
2021-01-25后讓與擔保是否屬于抵押權
2021-03-26如何認識保證合同
2021-01-23民法總則對保護民事主體的財產權利是怎樣規定的
2021-03-24哪些交通損失可以賠償
2021-03-10斷絕關系永不回家犯法嗎
2020-11-17商業銀行貸款應遵循的規定是什么
2021-03-17怎么判定合同真偽
2021-01-28實習期離職要交違約金嗎
2021-01-04勞動仲裁需要什么材料
2021-03-02補繳社會保險是否屬于勞動糾紛
2020-12-02在哪些條件下被保險人可以行使委付
2021-01-05投保人死亡繼承人是否有權解除保險合同
2021-02-23被保險人駕車被甩出車外死亡的保險人責任
2021-03-04打瞌睡保險公司賠不賠
2021-03-05保險欺詐的法律后果是怎么樣的呢
2021-01-23車子劃痕沒拍照保險公司給修嗎
2021-0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