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財產權造成損害的應如何處理
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財產權造成損害的按照下列規定處理:
處罰款,罰金,追繳、沒收財產或者違反國家規定征收財物,攤派費用的,返還財產;
查封、扣押、凍結財產的,解除對財產的查封、扣押、凍結,造成財產損壞或者滅失的,能恢復原狀的恢復原狀,不能恢復原狀的,按照損害程度給付相應的賠償金;
應當返還的財產損壞的,能夠恢復原狀的恢復原狀,不能恢復的,按照損害程度給付相應的賠償金;
應當返還的財產滅失的,給付相應的賠償金;
財產已經拍賣的,給付拍賣所得的價款;
吊銷許可證和執照、責令停產停業的,賠償停產停業期間必要的經常性費用開支;
對財產權造成其他損害的,按照直接損失給予賠償。
國家賠償的費用,列入各級財政預算,由各級財政按照財政管理體制分級負擔。
二、侵犯財產權的行為有哪些
(一)違法實施罰款、吊銷許可證和執照、責令停產停業、沒收財物等行政處罰的。行政機關實施的行政處罰中涉及到財產損害的可分為兩類:財產罰和行為罰損害賠償。
財產罰是行政機關直接針對相對人的財產施加的懲戒制裁,如罰款、沒收等,由此造成的財產權損害,國家應承擔賠償責任。行為罰所針對的是行為能力的懲戒,但其會間接地影響到相對人的財產,如吊銷許可證的執照,雖未直接針對相對人的財產作出,但它卻剝奪了相對人獲得財產利益的能力,造成相對人財產權損害的,國家即應負行政賠償責任。
(二)違法對財產采取查封、扣押、凍結等行政強制措施。行政強制措施包括限制人身自由和限制財產權的強制措施兩類。對財產的行政強制措施有查封、扣押、凍結等。行政機關采取強制措施影響到公民等對財產的所有權和使用權,因此必須嚴格依法定規則條件和程序實施。違法行政強制措施造成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財產權損害的,受害人有權依法獲得國家行政賠償。
(三)違反國家規定征收財物攤派費用。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除依法繳納正常稅金和履行正常征收義務外,不再負擔任何繳納義務,即行政機關不得隨意向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實施征收權。實踐中的所謂“三濫”即屬于此類。行政機關的行為造成相對人財產權損害的,國家應負賠償責任。
(四)造成財產損害的其他違法行為。此項概括式規定,凡涉及到有關財產權損害的,只要符合國家賠償責任的構成要件,受害人均可請求行政賠償。
如果讀者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使用童工造成童工傷害如何賠償
2020-11-22交通事故賠償的流程是什么
2020-12-31交通事故賠償協議有哪些要求
2021-03-24剝奪政治權利的執行時間怎么算
2021-03-15投訴公交車怎么投訴
2021-02-16非婚生子女的準生證如何辦理,非婚生子女如何認領
2021-01-11怎么限制探望權的時間
2021-03-09跨省辦理結婚證要有哪些具體的程序
2021-02-16假離婚被真離婚怎么辦
2020-12-17國企可以被私企接收改制嗎
2020-12-31勞務方簽勞動合同要注意什么
2021-02-04不幸遭遇交通事故,受害人采取哪種方式索要賠償更有利
2021-02-23什么是保險經紀人與代理人
2021-01-29兩歲小孩被撞輕傷住院四天保險公司一般陪多錢
2021-03-23保險索賠要注意什么
2021-02-16無照駕車被撞死 保險公司應理賠
2021-03-18被保險人先行賠償的情形有哪些
2020-12-29財產保險索賠申請書是怎樣的
2021-02-13不按標準繳納保險如何維權
2020-12-03什么是保險法中近因原則
2020-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