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財產權造成損害的應如何處理
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財產權造成損害的按照下列規定處理:
處罰款,罰金,追繳、沒收財產或者違反國家規定征收財物,攤派費用的,返還財產;
查封、扣押、凍結財產的,解除對財產的查封、扣押、凍結,造成財產損壞或者滅失的,能恢復原狀的恢復原狀,不能恢復原狀的,按照損害程度給付相應的賠償金;
應當返還的財產損壞的,能夠恢復原狀的恢復原狀,不能恢復的,按照損害程度給付相應的賠償金;
應當返還的財產滅失的,給付相應的賠償金;
財產已經拍賣的,給付拍賣所得的價款;
吊銷許可證和執照、責令停產停業的,賠償停產停業期間必要的經常性費用開支;
對財產權造成其他損害的,按照直接損失給予賠償。
國家賠償的費用,列入各級財政預算,由各級財政按照財政管理體制分級負擔。
二、侵犯財產權的行為有哪些
(一)違法實施罰款、吊銷許可證和執照、責令停產停業、沒收財物等行政處罰的。行政機關實施的行政處罰中涉及到財產損害的可分為兩類:財產罰和行為罰損害賠償。
財產罰是行政機關直接針對相對人的財產施加的懲戒制裁,如罰款、沒收等,由此造成的財產權損害,國家應承擔賠償責任。行為罰所針對的是行為能力的懲戒,但其會間接地影響到相對人的財產,如吊銷許可證的執照,雖未直接針對相對人的財產作出,但它卻剝奪了相對人獲得財產利益的能力,造成相對人財產權損害的,國家即應負行政賠償責任。
(二)違法對財產采取查封、扣押、凍結等行政強制措施。行政強制措施包括限制人身自由和限制財產權的強制措施兩類。對財產的行政強制措施有查封、扣押、凍結等。行政機關采取強制措施影響到公民等對財產的所有權和使用權,因此必須嚴格依法定規則條件和程序實施。違法行政強制措施造成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財產權損害的,受害人有權依法獲得國家行政賠償。
(三)違反國家規定征收財物攤派費用。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除依法繳納正常稅金和履行正常征收義務外,不再負擔任何繳納義務,即行政機關不得隨意向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實施征收權。實踐中的所謂“三濫”即屬于此類。行政機關的行為造成相對人財產權損害的,國家應負賠償責任。
(四)造成財產損害的其他違法行為。此項概括式規定,凡涉及到有關財產權損害的,只要符合國家賠償責任的構成要件,受害人均可請求行政賠償。
如果讀者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侵害名譽權的構成要件
2021-03-23多個股東公司財產混同是如何的
2020-12-08怎么區分夫妻共同債務與夫妻個人債務
2021-03-20父母離婚后法定監護人有哪些權力
2021-02-05簡易程序案件的舉證期限由誰確定
2020-11-21醫療保險長期未繳納如何賠償
2021-01-01聘用合同被解除能獲得經濟賠償嗎
2020-12-31終身壽險是什么意思
2020-11-08代位追償在財險和壽險中的不同運用
2020-11-17貨物運輸保險條款如何理解
2021-02-05建筑工程保險的適用范圍
2021-01-31保險的特點有哪些
2021-01-23保險標的轉讓未通知保險公司的理賠
2021-01-04保險公司能否因肇事逃逸免責
2021-01-0660歲老人被撞保險公司賠多少錢
2021-03-19保險人合同解除權的行使方式有哪些
2021-03-04土地復墾條例實施辦法
2021-02-20拆遷安置補償不合理,被拆遷人如何提高補償
2021-02-08建高鐵拆遷房屋,補償不合理,該如何維權
2021-02-21光明新區拆遷人民防空警報設施的許可辦理(流程、材料、地點、費用、條件)
2021-0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