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高利貸的危害
1、校園高利貸的肆意傳播
不法分子將目標對準高校,利用高校學生社會認知能力較差,防范心理弱的劣勢,進行短期、小額的貸款活動,從表面上看這種借貸是“薄利多銷”,但實際上不法分子獲得的利率是銀行的20-30倍,肆意賺取學生的錢。
2、校園貸款會滋生借款學生的惡習。高校學生的經濟來源主要靠父母提供的生活費,若學生具有攀比心理,且平時就有惡習,那么父母提供的費用肯定不足以滿足其需求。因此,這部分學生可能會轉向校園高利貸獲取資金,并引發賭博、酗酒等不良惡習,嚴重的可能因無法還款而逃課、輟學。
3、若不能及時歸還貸款,放貸人會采用各種手段向學生討債。一些放貸人進行放貸時會要求提供一定價值的物品進行抵押,而且要收取學生的學生證、身份證復印件,對學生個人信息十分了解,因此一旦學生不能按時還貸,放貸人可能會采取恐嚇、毆打、威脅學生甚至其父母的手段進行暴力討債,對學生的人身安全和高校的校園秩序造成重大危害。
4、有不法分子利用“高利貸”進行其他犯罪。放貸人可能利用校園“高利貸”詐騙學生的抵押物、保證金,或利用學生的個人信息進行電話詐騙、騙領信用卡等。
二、校園高利貸的法律知識
高利貸在中國古代就存在,提到高利貸,人們往往將它與“負面”聯系在一起,認為高利貸就是違法的。
據了解,判斷是否屬于高利貸,通常是與銀行同期的貸款利率進行比較,認為利率高于銀行同期貸款利率4倍就屬于高利貸。按照最新的《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借貸雙方約定的利率未超過年利率24%,出借人請求借款人按照約定利率支付利息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借貸雙方約定的利率超過年利率36%,超過部分的利息約定無效。借款人請求出借人返還已支付的超過年利率36%部分的利息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這當中有兩個關鍵數字:24%、36%,這也就給民間借貸利率劃定了三個區域。借錢雙方約定的利率不超過24%時,是受法律保護的,這部分利息如果債權人起訴債務人償還,法律是支持的。
如果雙方約定的利率超過36%,那么超過部分的利息是無效的,法院不支持債權人的這部分收益。而處在24%~36%之間的情況,若債務人已按30%付了利息,之后想把超過24%的部分要回來,法院同樣不予支持。民間高利貸行為的法律后果僅是超出的利息不予保護,并沒有規定對高利貸行為應追究刑事責任。那么,如果約定的利率超過36%,就可算高利貸,是不是意味著欠的錢不用還呢。當然不是!高利貸的借條也并不是完全不受法律保護。根據民法通則的有關規定,如果借貸合同是合法有效的,應當受到法律保護,債務人要及時償還借款的本金。也就是說,本金部分必須是要償還的。
當然,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人民法院審理借貸案件的若干意見》,一方以欺詐、脅迫等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對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所形成的借貸關系,應認定為無效。出借人明知借款人是為了進行非法活動而借款的,借貸關系不予保護。放高利貸的行為,會擾亂金融市場,但不構成犯罪。我國《刑法》規定的非法經營犯罪的具體行為方式,并不包括高利放貸行為。那么,行業監管機構有哪些規范呢?2016年5月,教育部和銀監會聯合下發通知,要求加強校園不良網絡借貸風險防范和教育引導工作,布置安排制定完善各項應對處置預案,對侵犯學生合法權益、存在安全風險隱患、未經學校批準在校園內宣傳推廣信貸業務的不良網絡借貸平臺和個人,第一時間報請地方人民政府金融監管部門、各銀監局、公安、網信、工信等部門依法處置。
高利貸的界定
利率高于銀行同期貸款利率4倍就屬于高利貸。
高利貸作為一種殘酷剝奪借貸者私人財產的手段,在中國的舊社會尤為盛行,最為常見的是所謂"驢打滾"利滾利,即以一月為限過期不還者,利轉為本,本利翻轉,越滾越大,這是最厲害的復利計算形式。
根據2015年6月23日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第1655次會議通過的《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
第二十六條借貸雙方約定的利率未超過年利率24%,出借人請求借款人按照約定的利率支付利息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借貸雙方約定的利率超過年利率36%,超過部分的利息約定無效。借款人請求出借人返還已支付的超過年利率36%部分的利息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可以認為年利率超過36%為高利貸。
以上就是律霸網小編對于高利貸的知識的介紹,對于高利貸我們知道利息是很高的,以及對于學生來說這是違法的,會造成一定的影響,所以校園高利貸是會有一定的法律處罰的,如果對于這方面還有其他不理解的隨時進行咨詢進行解惑。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土地征收后超過兩年未使用的如何處理
2021-01-26關于網絡人身攻擊,法律是如何規定的
2021-02-08虛開發票處罰方式是怎么樣的
2021-02-17股東會決議代簽可以嗎
2020-12-08公司分立后股東是否能分立
2020-12-17怎么查第三方支付牌照
2020-11-17交通事故醫療費怎樣算
2021-03-04被財產保全了銀行卡還能用嗎
2021-01-12合同無效錢要退還嗎
2021-03-17人事入職交錢合法嗎
2021-01-12勞動合同期限未滿可以辭職嗎
2020-12-24勞務工和合同工退休有什么區別
2021-01-26為什么要簽第三方勞務合同
2021-02-18同一用人單位與同一勞動者可以約定幾次試用期
2021-01-11試用期15天沒工資合法嗎
2021-03-10水路貨物運輸保險條款
2021-03-20應收分保準備金與有關原保險合同能否相互抵消
2020-11-29人身保險的投保人需要擔負什么義務
2021-02-07患抑郁癥自殺能獲得意外險理賠嗎
2021-03-21肇事罰單保險公司報銷嗎
2021-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