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能申請賠償?7種決定不起訴情形
根據國家賠償法第十七條規定,公民申請賠償應當以“撤銷案件、不起訴或者判決宣告無罪終止追究刑事責任”為前提。
最高法院賠償委員xxxxxx介紹,在調研和就該《解釋》召開的多次座談會上,全國各地與會代表和專家都反映,刑事訴訟過程中久拖未果的案件在各地普遍存在,亟須對“終止追究刑事責任”的內涵與外延進行明確,對公民申請刑事賠償的程序性權利予以保障。
據此,《解釋》將七種特殊情形認定為刑事賠償中的“終止追究刑事責任”。
“上述規定不僅對權利進行了保障,避免‘救濟無門’,而且較好地解決了刑事訴訟程序與刑事賠償程序的銜接問題,能有效地規范刑事訴訟中公權力的使用,將在一定程度上減少‘疑罪從掛’侵犯權利的情形。”xxx說。
可申請賠償的7種決定不起訴情形
一是辦案機關決定對賠償請求人終止偵查的;
二是解除撤銷取保候審、監視居住、拘留、逮捕措施后,辦案機關超過一年未移送起訴、作出不起訴決定或者撤銷案件的;
三是取保候審、監視居住法定期限屆滿后,辦案機關超過一年未移送起訴、作出不起訴決定或者撤銷案件的;
四是人民檢察院撤回起訴超過三十日未作出不起訴決定的;
五是人民法院決定按撤訴處理后超過三十日,人民檢察院未作出不起訴決定的;
六是人民法院準許刑事自訴案件自訴人撤訴的;
七是人民法院決定對刑事自訴案件按撤訴處理的。
7種侵犯財產權情形
《解釋》還明確侵犯財產權的刑事賠償審查范圍。
據了解,在此前的司法實踐中,對于兩種情形存在較大爭議:第一是在沒有撤銷案件、不起訴或判決無罪的情況下,哪些情形可以進入國家賠償程序納入國家賠償法規定的侵犯財產權的審查范圍;第二是法院作出生效有罪裁決后,對裁決沒有處理的財產,刑事賠償程序中是否有權對相應涉財行為進行審查并作出賠償決定。
根據2012年修正的刑事訴訟法,《解釋》將七種侵犯財產權的情形納入刑事賠償審查范圍,保證了財產受到侵害的受害人有權進入國家賠償程序并依法取得國家賠償。
以上就是對你提出的問題的回答,只要是滿足國家賠償的條件的就可以申請了,在申請的時候要說明具體的情況,是那個部門進行實施的,然后就可以提交了,一般情況下都可以成功的,畢竟這是國家人員的過錯。你可以咨詢律霸網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道路堆放砂石引發交通事故要賠償起訴狀
2021-01-09部分遺囑繼承人放棄繼承 遺產該如何分配
2021-03-21國有土地上的房屋征收該如何補償
2021-03-24新舊《專利費減辦法》的不同之處
2021-03-11合伙企業成立要具備哪些條件
2021-02-07公交車下客時人被撞責任認定標準
2021-02-25什么是探望權,探望權糾紛如何處理,怎么執行
2021-01-22無結婚證酒席錢要賠償嗎
2021-03-02發生交通事故可否主張被撫養人生活費
2020-12-22怎樣確定婚內債務各自承擔
2020-11-26中介應告知購房者哪些內容
2021-02-09離職后經濟補償金需納稅嗎
2021-01-01勞務外包的好處有哪些
2021-01-06調解委員會調解時間和次數有限制嗎,有什么作用
2021-02-01用人單位可以隨意延長工作時間嗎?
2021-02-21強險范圍內保險公司是否要賠償人身損失呢
2021-02-18交通事故保險能賠多少錢
2021-02-28已經獲得侵權人賠償后,被保險人能否再向保險公司申請賠償
2021-02-22社會保險嚴重失信人可以是公司嗎
2020-11-19肇事用救護車保險報銷嗎
2020-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