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辭退員工的補償確定條件
經濟補償金應由用人單位一次性支付給勞動者。經濟補償金的工資計算標準是指企業正常生產情況下勞動者解除合同前十二個月的月平均工資。第二、四、五種情況,勞動者的月平均工資低于企業月平均工資的,按企業月平均工資的標準支付。
《勞動合同法》第四十七條規定:經濟補償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準向勞動者支付。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
勞動者月工資高于用人單位所在直轄市、設區的市級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標準按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數額支付,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年限最高不超過十二年。
本條所稱月工資是指勞動者在勞動合同解除或者終止前十二個月的平均工資。
《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第二十七條規定:勞動合同法第四十七條規定的經濟補償的月工資按照勞動者應得工資計算,包括計時工資或者計件工資以及獎金、津貼和補貼等貨幣性收入。勞動者在勞動合同解除或者終止前12個月的平均工資低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按照當地最低工資標準計算。勞動者工作不滿12個月的,按照實際工作的月數計算平均工資。
1、協商解除經濟補償金=工作年限×月工資(超過12年的,按12年算)
2、因病或非因工傷解除經濟補償金=工作年限×月工資+醫療補助費(不低于6個月工資,重病加50%,絕癥加100%)
3、不能勝任解除經濟補償金=工作年限×月工資(超過12年的,按12年算)
4、客觀變化經濟補償金=工作年限×月工資
5、經濟裁員經濟補償金=工作年限×月工資
6、逾期給付經濟補償金=原經濟補償金+額外經濟補償金(原經濟補償金的50%)
二、公務員辭退的法律規定全文
第一條為規范公務員辭退工作,保障機關與公務員的合法權益,建設高素質的公務員隊伍,根據公務員法,制定本規定。
第二條本規定所稱辭退,是指機關依照法律、法規規定,解除與公務員的任用關系。
公務員被辭退后,不再具有公務員身份。
第三條辭退公務員,應當依照法定的情形、權限和程序辦理。
第四條公務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予以辭退:
(一)在年度考核中,連續兩年被確定為不稱職的;
(二)不勝任現職工作,又不接受其他安排的;
(三)因所在機關調整、撤銷、合并或者縮減編制員額需要調整工作,本人拒絕合理安排的;
(四)不履行公務員義務,不遵守公務員紀律,經教育仍無轉變,不適合繼續在機關工作,又不宜給予開除處分的;
(五)曠工或者因公外出、請假期滿無正當理由逾期不歸連續超過十五天,或者一年內累計超過三十天的。
第五條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公務員,不得辭退:
(一)因公致殘,被確認喪失或者部分喪失工作能力的;
(二)患病或者負傷,在規定的醫療期內的;
(三)女性公務員在孕期、產期、哺乳期內的;
(四)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不得辭退的情形。
第六條辭退公務員,按照下列程序辦理:
(一)所在單位在核準事實的基礎上,提出建議并填寫《辭退公務員審批表》報任免機關。
(二)任免機關組織人事部門審核。
(三)任免機關審批。作出辭退決定的,以書面形式通知呈報單位和被辭退的公務員,同時抄送同級公務員主管部門備案。
縣級以下機關辭退公務員,由縣級公務員主管部門審核并報縣級黨委或者人民政府批準后作出決定。
(四)《辭退公務員審批表》和辭退決定等存入本人檔案。
任免機關根據有關規定可以直接作出辭職決定。
第七條被辭退公務員離職前應辦理公務交接手續,必要時按照規定接受審計。
對拒不辦理公務交接手續的,按照有關規定給予處分,情節嚴重的,給予開除處分。
第八條《辭退公務員通知書》應當直接送達被辭退公務員本人。直接送達本人有困難的,參照有關規定執行。
第九條公務員對辭退決定不服的,可以按照規定申請復核或者提出申訴。復核、申訴期間不停止辭退決定的執行。
第十條公務員被辭退后,自批準之日的次日起停發工資。
第十一條公務員被辭退后,應當按照有關規定轉遞檔案。在九十日內重新就業的,應當在就業單位報到后三十日內,按照干部人事檔案轉遞的有關規定,將檔案轉至有關的組織人事部門保管;在九十日內未就業或者重新就業單位不具備保管條件的,按照流動人口人事檔案管理的有關規定轉遞檔案。
第十二條被辭退的公務員,可以領取辭退費或者根據國家有關規定享受失業保險,其他社會保險按照有關規定執行。
第十三條領取辭退費的,機關在其檔案轉出十五日內,將辭退費一次性向接收檔案的人才服務機構撥付。
(一)公務員被辭退前連續工作滿一年以上的,自被辭退的次月起,由有關的人才服務機構按月發放辭退費。
(二)辭退費發放標準為公務員被辭退前上月基本工資。
(三)辭退費發放期限根據被辭退公務員在機關的工作年限確定。工作年限不滿兩年的,按照三個月發放;滿兩年的,按照四個月發放;兩年以上的,每增加一年增發一個月,但最長不得超過二十四個月。
第十四條出現下列情形之一的,辭退費停發:
(一)領取期限已滿;
(二)重新就業;
(三)應征服兵役;
(四)移居境外;
(五)被判刑或者被勞動教養;
(六)死亡。
未發放的辭退費,有關的人才服務機構應當返還被辭退公務員原所在機關。
第十五條辭退公務員所需經費,應當列入財政預算,予以保障。
第十六條公務員被辭退后重新就業的,其被辭退前在機關的工作年限合并計算。
第十七條在辭退公務員時,有徇私舞弊、打擊報復、弄虛作假等違法違紀行為的,按照有關規定予以處理。
第十八條辭退參照公務員法管理的工作人員,參照本規定執行。
第十九條本規定由中共中央組織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負責解釋。
第二十條本規定自發布之日起施行。
綜上所述,在勞動合同期限之內,用人單位無故辭退職工是違法的,除非滿足上述條件,用人單位才可以辭退職工,并且辭退之后一般要支付一定數額的賠償金。以上就是本文的全部內容了,如果您還有問題,歡迎到律霸網進行在線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限制競爭行為的法律責任有哪些
2021-01-21已被抵押的房產能申請財產保全嗎
2021-01-14父母將房屋贈與子女沒過戶怎么辦
2021-01-07遭受家庭暴力 應學會理性自救
2020-12-19交通事故賠償項目參照標準
2021-02-22商業銀行的工作人員可以兼職嗎
2021-01-21離婚時集資房怎么分
2021-01-08勞動糾紛案件申訴流程
2020-12-06家庭財產保險的保險標的
2021-01-10法院受理人身保險糾紛的條件是什么
2021-01-07保險合同糾紛上訴有什么規定
2021-02-12學生自殺保險理賠嗎
2021-01-19什么叫做特別約定
2020-12-26保險公司夸大保險保障范圍如何處理
2021-03-01投保人在投保后應該承擔哪些義務
2020-12-19保險法釋義第一百零二條是怎樣的
2021-01-03農村土地轉讓協議范本怎么寫
2021-01-19小產權房的房屋拆遷補償是怎么規定的
2021-01-152020年襄城縣拆遷宅基地賠償有哪些標準
2021-01-132020最新企業拆遷補償標準
2021-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