賦予刑事案件的被害人以精神損害賠償請求權,在許多國家的法學界和司法界得到了不同程度的確認,體現了現代民法的價值趨向,是刑法理念的轉變和進步。
(一)確立刑事案件的精神損害賠償制度,是被害人合法權益得以救濟的重要途徑。
隨著我國社會向現代法治的轉化,人們的維權意識不斷增強,無論是刑事法律還是民事法律都特別強調對個人權利的保護。我國刑法第三十六條規定:由于犯罪行為而使被害人遭受經濟損失的,對犯罪分子除依法給予刑事處罰外,并應根據情況判處賠償經濟損失。刑訴法第七十七條規定:被害人由于被告人的犯罪行為而遭受物質損失的,在刑事訴訟過程中,有權提起附帶民事訴訟。這些規定都為被害人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提供了現實的法律依據,但同時也明確了刑事案件的損害賠償僅限于物質損害賠償,被害人由于犯罪行為遭受精神痛苦和精神利益的減損則難以要求精神損害賠償,被害人的合法權益并沒有得到充分救濟。
眾所周知,精神損害具有客觀性和可辨認性,被害人因犯罪行為而可能遭受精神損害,這是毋庸置疑的,有損害就應有賠償,就必須賦予被害人以法律上的救濟權,從而對被害人所遭受的精神痛苦給予物質撫慰,對精神利益的減損進行填補。
(二)確立刑事案件的精神損害賠償制度,是刑民法律效力位階平等的必然結果。
民事侵權的精神損害賠償制度在我國已經得以正式確立,而對犯罪行為的精神損害賠償刑法沒有明文規定,是不是因此就認為在刑事領域是絕對排斥精神損害賠償的呢?我們知道,刑事上的犯罪行為,從民事法律角度上看,又是民事侵權行為,而且是危害程度更加嚴重的侵權行為。如侵害他人身體權的故意傷害行為造成他人精神損害,如果傷害后果較小,未達到輕傷以上的程度,受害人完全可以依據民法要求精神損害賠償;如果傷害后果較重,具備了刑法規定的社會危害性而構成故意傷害罪時,被害人更有理由要求精神損害賠償。
(三)確立刑事案件的精神損害賠償制度,也是法律責任重合適用的重要特征。
法律責任是指因損害法律上的義務關系所產生的對于相關主體所應當承擔的法定強制的不利后果。根據違法行為所違反的法律的性質,可以分為公法責任和私法責任。民事侵權行為由于侵害了他人的人身權或財產權,造成了精神損害,受害人有權要求行為人承擔精神損害賠償的責任,這是一種私法責任;如果行為超出一定的限度而觸犯刑律構成犯罪時,不僅侵害了被害人的合法權益,同時也危及了國家的安全和秩序,國家運用刑罰權對犯罪分子科以刑罰,這是行為人所承擔的公法責任。但是不是行為人已經承擔了公法責任就可以免除其私法責任呢?筆者認為,公法責任與私法責任并不互相排斥,刑事責任的追究并不能取代民事上的精神損害賠償,公法責任是行為人對國家承擔的,而私法責任是行為人對被害人承擔的,二者可以重合適用,相互補充。
(四)確立刑事案件的精神損害賠償制度,是順應世界各國通行做法的理性選擇。
精神損害賠償作為一種非財產性賠償早在1896年《德國民法典》中得以確立,而后為歐洲許多國家所效仿。中國加入世貿組織以后,涉外刑事案件將會有所增加,為了充分、平等地保護各國當事人的合法權益,遵循世界通行做法,必須明確規定刑事案件的精神損害賠償制度。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如果出讓土地拆遷有賠償嗎
2020-11-30股權轉讓的流程大概要多久
2021-02-11個人作品著作權保護期限
2021-01-05合伙企業與注冊公司的區別有哪些
2020-12-26不滿拆遷賠償戶主用燃燒瓶抵抗暴力拆遷
2021-03-24母親死后兒子能向女兒追討贍養費嗎
2021-03-18侵權賠償協議能否約定管轄
2020-11-23訴訟中保全需要擔保嗎
2020-11-11經濟賠償金有上限嗎
2020-11-22提存貨物滅失的責任
2021-02-18財產損失多少才能立案
2020-12-21企業有過錯工傷可以解除合同嗎
2021-02-20產品責任保險條款(中英文)
2020-12-18海洋運輸貨物保險的險別分類有哪些
2020-12-01保險合同各條款的變更和更正
2021-01-24哪些事故車輛可以申請報廢找保險賠償
2021-01-23汽車保險投保時需注意什么
2021-01-08沒有貨運資格證發生事故保險公司理賠嗎
2020-12-29買保險關注5個關鍵節點
2020-11-26土地承包經營權的規定是怎樣的
2021-0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