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訴訟中的財產保全,是保證判決能夠順利執行、債權得以實現的法律手段。但是,債務人的財產往往并不一定能滿足債權人的保全請求,而債務人可能對第三人享有債權。在這種情況下,如果只對債務人財產采取保全措施,債務人就有可能處分自己的債權,債權人的債權就難以完全實現,因此,最佳辦法是將債務人的債權也進行保全。而我國民事訴訟法并未規定這一程序,僅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若干問題的意見》(以下簡稱《適用意見》)第105條之規定:“債務人的財產不能滿足保全請求,但對第三人有到期債權的,人民法院可以依債權人申請裁定該第三人不得對本案債務人清償。該第三人要求償付的,由人民法院提存財物或價款。”這是我國當前以司法解釋形式對債務人債權保全程序的基本規定。但這一規定不具體,不易操作,為此,筆者試圖從法學理論和司法實踐上略抒管見,以求教于同仁。
應當具備以下4個條件:
1、債務人的財產不能滿足保全請求。這里有兩層含義:一是債務人所實際占有和支配的貨幣和物資,客觀上不能滿足或不足以滿足保全請求;二是債務人雖然有固定資產和其他流動資產,這些資產雖能查封,但變賣時可能無人愿買或者為了使債務人能維持正常生活或生產必需,又不宜拍賣或變賣其固定資產和其他流動資產的,均可理解為不能滿足保全請求。
2、債務人對第三人享有到期債權,且沒有對待給付義務。所謂債務人對第三人享有到期債權,是指債務人必須對第三人享有債權,而且其債權是已到清償期。對于尚未到期的債權,因處于不確定狀態,若此時便進行債權保全,依據不足,對債務人也顯示公平。所謂對待給付義務,是指雙方當事人互相有給付義務,在這種情況下,他們的債權債務關系不確定,不宜對債務人債權采取保全措施。
3、債務人對第三人的債權必須真實、合法。如債務人對第三人享有的債權不真實、不合法或者全部無效,就不能得到法律的保護。
4、應由債權人提出申請。如果債權人未提出申請,人民法院則不能根據債權人的申請裁定對債務人的債權進行保全。這樣,不僅能防止債務人消極地行使債權,而且能防止少數法院濫用債權保全措施,損害第三人的合法權益。對債務人的債權保全的裁定一經作出即產生如下法律效力:一是禁止第三人向債務人清償。
如果您在保全第三人到期債權中需要律師的幫助而又找不到律師,歡迎您找尋律霸網在線律師幫助您。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征地區片綜合地價是省還是市制定
2020-11-23小公司股權分配有什么規定是什么
2021-03-02承兌匯票與支票有什么區別
2021-03-12事實婚姻關系的子女怎么上戶口
2021-02-21車禍傷殘鑒定時間
2020-11-18行政案件立案后可以撤銷嗎
2021-01-23勞動合同可以自由約定條款不,以約定哪些條款
2020-11-25煙臺市企業職工勞動關系轉移
2021-02-02人壽保險理賠的過程
2020-11-15壽險理賠有哪些流程
2021-03-17郵包保險的方式和責任范圍有哪些
2021-03-14醫院認定人死不算 保險公司抗辯不成立
2020-11-16違反保險法的行為應該承擔什么責任
2021-01-17當機動車保險事故發生后應該怎么處理
2021-03-15保險期間和保證領取年限
2020-12-07國有劃撥土地怎么進行轉讓
2021-01-27有限合伙人可以土地作價入股嗎
2020-12-29選擇拆遷安置房有什么風險
2020-12-12如何辦理拆遷安置房過戶給子女
2021-01-16宅基地上的商鋪如何拆遷補償
2021-02-22